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種族革命

尼斯貝啟迪89

1.      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革命行動,都具有種族的特性。

2.      范倫是一位革命哲學家,1925年出生於法國統治的馬丁尼克島,在法國學醫,畢業以後當精神病醫生,1950年代「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反抗法國統治,范倫前往阿爾及利亞,在一所法國醫院工作。

3.      范倫後來辭去醫院的職務,在「阿爾及利亞民組解放陣線」的一家報紙當編輯,後來又擔任新成立的阿爾及利亞共和國的使節,他的短短一生中的最後幾年完全致力於「種族革命」,主要是黑人的革命。

4.      范倫非常瞭解,非洲、亞洲、大洋洲及世界其他地區,許多長期以來被另外一個民族統治的人們的思想和精神中,他們與西方社會的政治和軍事關係,已經根深蒂固。

5.      二十世紀最大的革命運動,並不是反資本主義,而是反白人。范倫和其他支持種族革命的哲學家,反對整個西方文化,包括理性主義、技術,甚至它對民主和社會主義的釋義。

6.      范倫提出有關暴亂和被壓迫者以暴亂,來消除殖民主義所造成的後果的理論。范倫說,不但是革命社群,而且由革命建立的新國家,為了情緒和情感的一致,往往也採取暴亂的方式

7.      范倫認為,群眾的動員,使每個人的意識中有了共同目標的觀念、國家命運的觀念、及共同歷史的觀念。

8.      范倫發現,幾乎每一個地方,一些當地的精英之士與農村中的群眾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對立,那些精英之士因為受了西方的教育,而有西方的國家主義、權力集中、及理性等觀念,而農村民眾則以未開化的方式謀球自保,是以部落、親族或村落為基礎。

9.      農人不信任都市中本地種族的精英份子的程度,與他們不信任及懼怕長期剝削他們的白人文化一樣,農村地區的人仍希望生活在酋長、巫師以及親族關係為主的規範之下。

10.  都市中本地種族的精英份子拋棄這種生活方式已經很久了,他們必然會尋求經由現代歐洲和美洲那樣的西方政治技術,進行革命,以恢復種族的文化和勢力。

11.  城市內,工會已經變成對抗殖民主義的最有效的戰術武器。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革命歷史顯示,農人常形成革命的阻礙。在工業化國家中,農人最缺少意識,最沒有組織同時無政府主義的性質最強。他們顯示出各種的特性-個人主義、缺少紀律、貪財、容易暴怒和失望。

李鈞震:

1.      農人如果「個人主義、缺少紀律、貪財、容易暴怒和失望」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現代知識,導致失去社會競爭力,因而情緒失控。在大都市當中,非農人,只要缺乏現代知識,欠缺社會競爭力,就非常容易情緒失控

2.      革命、組織社團、工會運作……,都需要大量的知識與能力。沒有強大的學術幕僚,任何的革命或社團組織最後都會解體。

3.      農人如果變成社會的弱勢,不在於貧窮,而在於缺乏現代知識;其實各行各業中,如果缺乏專業知識,一定會淪為弱勢。

4.      最了不起的革命,不是推翻政權,而是能透過「道理」與「言論」改變社會大眾的觀念與生活習慣,進而影響權貴階級的行為。雖然也會引起爭議,但是不會「暴亂」,社會成本比較低。這就是「腦內革命」。

5.      北非的「茉莉花革命」雖然有幾個國家成功,人民透過示威遊行推翻了獨裁者,但是新上台的執政者與其團隊,學識程度如何?如果比以前更糟,那麼他們將來一定會更剝削百姓的利益,這是鐵律。

6.      工業大國如果想要幫助工業落後的國家,最好不要介入他們的傳統文化,應該幫助他們的教育發展,建立學術殿堂,同時,儘量讓新聞自由,如此軍公教與社會大眾都會愈來愈理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