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方法學論戰 The Methodenstreit

海耶克啟迪26

1.      孟格爾:「我高估方法學對一般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估它在政治經濟學領域的重要性。最重要的經濟結論來自於那些被方法學調查排除的人們,最厲害的方法學者經常被證明是對政治經濟領域極度無知,他們總是過於牽強地說那些方法學的好處……。

2.      方法學可能讓我們失去對所研究的事物天性的正確感覺,也可能太過誇張或斷言這門科學的重要性。許多政治經濟學的權威學派,一面倒地支持錯誤的方法學原理,使得政治經濟學的進步受阻。因此,分析清楚方法學的問題才能夠進步。」

3.      孟格爾Carl Menger與施穆勒 Gustav Schmoller有一場方法學論戰。這場衝突起源於孟格爾的一本書《調查社會科學的方法學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ethod of the Social Sciences》,這場爭辯深深地影響德國歷史學派與奧地利學派的發展。

4.      《調查社會科學的方法學》共有四冊。第一冊,捍衛在經濟學領域採用理論研究的價值,反駁歷史學派;第二冊,討論歷史上重要經濟現象的研究;第三冊,觀察「有機」方法的界限與使用(把社會視為一個有機體的研究方法);第四冊,古典歷史學派觀點的起源與發展。

5.      【“精確的理論方向”之特性與辯護】孟格爾勾畫經濟學調查的三個面向。第一項是實際個體經濟現象的研究;這部分可再細分為統計研究與歷史研究。第二項是理論經濟學,檢視一般經濟現象。第三項是經濟學技術(例如,經濟政策或公共財政),說明要讓某個政策目標達成必須掌握哪些條件。

6.      孟格爾想要給理論經濟學一個合法的地位。他指出:「我們透過判斷實際經驗中反覆來回變化的經濟現象來建立理論,例如觀察交易、價格、地租、供給與需求的特性,以及各種經濟現象之間的關係,像是討論價格上漲或下跌如何影響供給與需求,人口增加如何影響地租。

7.      相反地,歷史學派的經濟科學教我們瞭解特定國家或特定族群的經濟發展與特性,特定經濟制度的發展與狀態,特定區域的地租與價格發展。」

8.      孟格爾分析理論研究涵蓋二個方向:「朝向真實經驗 realistic-empirical orientation」與「精確exact」。第一個方向「朝向真實經驗」將採用符合現實世界的「真實模型」,像是符合經驗法則empirical laws,經驗法則包括規律與例外。

9.      第二個方向「精確exact」由「精確的典型exact types」與「精確的自然法exact laws of nature」組合而成,正確的自然法合乎因果關係的必然性。許多人認為只能從自然現象中發覺精確的法則與典型,因此符合現實的研究方向會適用於社會現象。孟格爾證明這是錯的。

10.  這裡出現問題:「什麼是精確的典型與法則?」孟格爾認為,採用精確典型的理論會追求「把各種真實的事物確實地濃縮成最簡單的元素,這些元素被認為非常合理,因為它們是最簡化的。」這些必要元素必須是從整個實際經驗中抽離出來的,它們只能反應人類活動的某個特殊面向。

11.  同樣的道理,精確的理論也會採用精確的法則,這些法則存在「經過解析或理論化理解的經濟世界中。」因此拿理論去對抗真實現象是錯的,「要測試從真實經驗中建立的經濟學純理論必須採用數學家的比較程序,一名數學家他要修正幾何學的法則,會去測試真實的物體,但是不會說這個物體跟幾何學假設的大小不相等……在做理論研究的時候,不能說現實主義比精確的方向重要,這是兩碼子事。」

12.  孟格爾提出經濟上的案例釐清這場爭論。一般而言「需求的法則」就是精確的法則,為了使這個法則在真實世界保持精確性,必須符合前提要件:(1)經濟體都會努力保護它們全部的經濟利益。(2)在價格競爭中它們不會忘記追求經濟目的,也不會找不到恰當的方法來達到目的。(3)他們瞭解深受價格影響的經濟局勢。(4)沒有外力削弱他們的自由的經濟活動(追求他們的經濟利益)。

13.  孟格爾:「我們都知道真實的經濟體,很少能夠完全符合以上的前提要件,因此真實價格的法則,多少偏離實際的經濟活動。」

譯編寫Bruce Caldwell《海耶克的挑戰 Hayek’s Challenge

李鈞震:

1.      人類的社會不斷的在演進、變化,每個國家的文化、制度、人力素質都不同,因此遇到的經濟瓶頸如何解決,都不可能套用同樣的公式,過去的經驗可能無法完全滿足地解決現實的困境,這是歷史學派的瓶頸之一。

2.      如果一直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而沒有觀察到文化、制度、人力素質、工業水準、教育訓練、政黨競爭的差異,很可能使得政治經濟的政策發生錯誤,導致進步受阻。因此,分析清楚方法學的問題才能夠進步。

3.      經濟學者有必要清楚每一個學說的重點,並且嘗試各種學說的交互作用,因為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會依循過去的經驗而發生困難;討論歷史上重要經濟現象的研究,必須考慮每個國家時空背景與文化的不同;就像每個人的體重、生活習慣都不同,每個國家對經濟的信心與冒險也不同。

4.      孟格爾更精確地勾畫經濟學調查的三個面向1. 統計研究與歷史研究。2. 檢視一般經濟現象。3. 經濟政策或公共財政的技術。如果還能1.觀察政府對教育投資的多寡、2.行政效率的好壞、3.失業率與貧富差距的解決方案,就能更精確的評估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潛力。

5.      經濟,是一個國家整體文化力量的展現。1.對道德的信仰程度、2.對現代科技的學習程度、3.言論自由開放的程度、4.運動與社團組織的能力、5.藝術與工藝的多元程度、6.對法治的遵行程度,7.自然生態保護的成效。這七點可以視為國家發展潛力強弱與文化深度的基本指標。以上7點也可以顯示為什麼台灣各方面的文明指標都不如北歐國家。

6.      文化水準愈高的國家,冒險性格愈強卻不容易發生市場失靈,縱使一時失靈也容易重新復活起來。

 

「善的理想典型」不能作為幸福的對象

亞里斯多德啟迪6

1.      就哲學家而言,我們寧可犧牲最珍貴的友誼,以維護真理。假使置友誼於真理的之前,那就是悖理不智之舉。

2.      一件事物的美善,可從三方面討論:1.本身是善(好)。2.它具有的某種性質是善。3.執行事物的步驟過程是善的。

3.      「善」包含(1)本體。(2)質。(3)量。(4)效率。(5)環境空間。(6)程序…等。善的事物,不能光從單一面向來界定,這樣會忽略它所包含的眾多意義,變成以偏蓋全。

4.      一個理型範疇內(一個定義清楚的系統內)的所有事物的道理,全部加起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學問,這門學問需要有一個為它量身訂做的科學來討論所有事物的「善」。

5.      討論善的學問很多,舉例來說,「善」的其中一個面向是「時間、效率」,也就是拿捏好時間,軍事學會研究戰爭的恰當時機,醫學也會研究醫療進行的恰當時機。善的另一個面向是「適量」,醫學和體運訓練都注重飲食的「恰當份量」。

6.      至善的觀念如果對那些技藝專家們有很大的幫助,而人們竟然不追求至善,這是很奇怪的事情。至善的觀念,對一個織布工人或木匠的技術有什麼好處?至善的觀念如何幫助醫生或將軍變得更好?

7.      醫生並不是從抽象的理論中研究,而是透過實際的治療病人來研究至善的道理,因為他需要治療病人來磨練他的技術。

李鈞震:

1.      亞里斯多德的「善」,指的是神乎其技的技術、思考邏輯,或達到完美的過程

2.      政府的行政效率如果能通過國際ISO認證,就是達到善;做不到國際ISO認證,就是惡。

3.      亞里斯多德認為,我們寧可犧牲最珍貴的友誼,以維護「真理」。這就是中國的文化最欠缺的一點,這一點使絕大多數的中國知識份子不重視客觀真實的研究,不會去探討行政效率與執行細節,也無法發展民主政治。

4.      人類社會必須要有公平正義,必須要能永續發展。維護社會秩序最重要的法律,1.是否法條內容能維護公平正義?讓人能永續生存?這是法律本體問題例如《戒嚴法》是本身就有問題。

5.      2. 法條內容是否條理與定義都清晰?有沒有與其他法條衝突?符不符合整體法律架構?這是法律的問題。例如國務機要費的用途。

6.      3.法律內容規範適用於多數人,還是特定人?有沒有疊床架屋重複規定?這是法律的問題。例如特別費除罪化,是為特定族群的犯罪行為合法化。

7.      4.法律是否能有效達成立法目的?法律是否貫徹執行?這是法律效率的問題。例如《環境基本法》規定要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但是一直都沒有貫徹,顯然這個政府相當地敗類。

8.      5.法律適用於什麼樣的環境、空間、情境?這是法律的適用空間問題。例如刑法第221條強姦罪,增加「違反意願」條款,造成性侵女童判決無罪。

9.      6.執行法律的程序,是否公平、正義?這是法律的程序問題。例如刑事訴訟法的「偵察不公開原則」或「法官法定原則」規定不能更換法官。執行法律,六個部分都應該完美無暇,達到至善。

10.  為什麼善的「理想典型」不能作為幸福的對象?光崇拜一個完美的偶像,不會獲得幸福,一個人要獲得幸福他所追求的必定要包含(1)本體。(2)質。(3)量。(4)效率。(5)環境空間。(6)程序這六點都要達成善,才能獲得幸福。就像完美的法律如果檢察官不重視程序正義、沒有辦案能力、擺爛,社會大眾仍然不會獲得幸福。

參考資料:老子啟迪7 上善若水

 

宗教社群的再發現:吉爾凱高爾的思想

尼斯貝啟迪80

1.      吉爾凱高爾相信權力主義是宗教的靈魂。權力最能顯示出社群的象徵。假如沒有一個內部的權力,將不可能形成一個真正的社群,因為內部的權力可以使個人依附於社群之內,使個人在危機的時代中免於被疏離,並且在危機時期能使個人免於受到外力的侵害

2.      1848年他發表《論基督教 Christian Discourses》,內容是一系列的講道,對社會有許多批評,透露人類心中的憂慮,並說明宗教社群的權力;每一章分別說明一種不同的憂慮:貧窮的憂慮、對豐足的憂慮、地位卑下的憂慮、地位尊崇的憂慮、自尊自大的憂慮、自我折磨的憂慮,以及優柔寡斷、多變和孤獨的憂慮。他確立一個原則,上帝的世界中沒有憂慮。

3.      吉爾凱高爾的著作《現在這一時代 The Present Age》「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瞭解與熟思的時代,其間沒有激情,不會突然一下子爆發狂熱。現在即使是一個自殺者,也不會不顧一切地殺死他自己。他將深思熟慮很長的時間,而且會非常地審慎。甚至可以懷疑的是,它是否應該被稱為一個自殺者,因為真正奪去他的生命的是思想

4.      革命的時代,是一個行動的時代;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廣告與宣傳的時代。在任何事情發生以前,每一個地方立即先有了宣傳活動。」

5.      托克威爾認為,輿論的力量對於人類的創造力的抑制,甚至大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的力量;因為宗教裁判只是威脅到創造力,輿論的力量持能消除創造力。吉爾凱高爾說:「單一化,具有更大的消極力量。」

6.      吉爾凱高爾說,人類是處於恐懼、絕望和焦慮之中。人類的庇護所,是以知識、組織、和民主與工業社會的操縱為基礎。只有藉著個人出自內心的行為、藉著一種意識及超過知識上的關係的交往,才可能形成社群。

李鈞震:

1.      權力的來源有:1.世襲。2.財富。3.政治或軍事地位。4.知名度。5.發言權。6.頂尖的技藝。7.學識、道德、思想、辯論等能力。人類通常比較相信權貴階級世襲而來的權力,比較不信任「學識、道德、思想、辯論」的能力,但是對人類社會最有負面影響力的是世襲而來的權力

2.      一個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沒有真實的社會競爭力,權力來源是依靠世襲或形象包裝,那他必定會產生「貧窮的憂慮、對豐足的憂慮、地位卑下的憂慮、地位尊崇的憂慮、自尊自大的憂慮、自我折磨的憂慮,以及優柔寡斷、多變和孤獨的憂慮」,這是鐵律。

3.      不管在企業或政治組織,領導人如果是憑藉世襲而獲得權力,必定沒有安全感,縱使有錢也會產生對貧窮的憂慮,他們的共同特徵是1.不負責任;2.不願意大筆捐款;3.他們也很害怕失去權力;4.逃避現實,強迫自己去自我感覺良好;5.對弱勢族群有強烈的憎惡感:6.行事優柔寡斷;7.言辭善變;8.不守信用。

4.      人類真正的庇護所,是一個智慧高過當時代很多的人,他對現實的困境總是能以極為冷靜的頭腦與高明的技巧去趨吉避凶,《聖經》上稱之為「方舟」。人類最痛恨的事情是:發覺自己過去信任的領導人,比自己還愚蠢;因此政客的民意支持度,經常會暴跌而回不去。

5.      當國王沒有穿衣服,而自我感覺良好的逛大街,卻被誠實的小孩點出事實來,這就是輿論的力量。新聞報導如果沒有點出事實、製造假新聞,就不具道德制裁力量,只是浪費新聞資源。人類的「缺點」如果被公開明確的指出來,會在內心中烙下永恆難以抹滅的印痕,天天鞭打自己

6.      宗教裁判或法庭的裁判,如果是栽贓、抹黑、冤枉,那就不具道德的制裁力量,只會令人產生悲憤;而悲憤會產生極為強大的「恨意」,被怨恨者將被道德譴責,那也是極為嚴重的缺點,會在內心中烙下永恆難以抹滅的「印痕」。

7.      輿論的力量如果用來糾正權貴階級的愚蠢,就可以為社會帶來龐大的創造力。宗教革命、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之所以對文明的進展有巨大貢獻,最主要的原因是:輿論指出了權貴階級的愚蠢,讓社會大眾覺得權貴階級確實比自己愚蠢。

8.      人類如果愚蠢、沒有專業技能、沒有社會競爭力,縱使天真的自我感覺良好,仍然會感覺強大莫名的壓力;人類面對自己不熟悉、無知的領域,通常會產生恐懼感、壓力或排斥,但是這也是「謙卑的道德力量」來源,這也是一種人性上的進步。

9.      自由競爭的社會,會讓更多的人暴露出自己的無知,因此多數人會覺得煩躁、紛亂;但同時因為自己潛意識已經變謙卑,所以實際上比較理性,社會反而進步比較快。而最受不了自由競爭社會的人是「世襲的權貴階級」。

10.  文化單一,社會貧富差距拉大,而社會資源又被世襲的權貴所把持,表面上自由競爭,實際上社會階級流動緩慢,聰明人要成為權貴階級的奴才才有生路,這時「自殺」的氣氛就會大量瀰漫、傳染。日本社會即是如此。

11.  台灣的教育部長吳清基鼓勵支持北北基實行教科書「一綱一本」就是實行思想的單一化教育,將造成多數學生的思想單一、死板,不利創造多元的文化;文化一旦死板、不多元,社會的開創性就狹窄,產業就無法多元發展,產業升級困難,社會階級的流動就會遲緩,這是有利權貴階級剝削平民的環境。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宗教社群的再發現:紐曼的思想

尼斯貝啟迪79

1.      紐曼的精神生活傳記《同意的要義 The Grammar of Assent》是基督教文學中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另一本《論基督教的演進 An Essayon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 Doctrine》指出,基督教社群,以及它所依據的教條,永遠是在演進之中;在演進之中,確實存在錯誤及有害的過程。基督教社群是一個體系,它的各部分因一種共同的功能而連貫一致。

2.      紐曼《對一所大學的觀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d》指出,大學不僅只是一個從事研究、講授和學習的地方。它應該是一個知識份子聚集在一起的團體;知識份子聚集在一起,以及各種知識份子互相交往,才能形成一所大學。

3.      他寫道:「除非將各種觀念作一個比較,而且將它們予以系統化,否則思想也不可能擴大。在參考我們已有的知識來學習新知識時,我們將感覺到我們的思想在增大及擴大。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把舊的和新的、過去的和現在的、遠的和近的連貫起來看;並且深入地看出它們彼此之間的影響力。」

4.      紐曼又說,高等教育是宗教社群的擴大,不過它的本質不是虔敬的精神,而是知識。在一所大學之中,除了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和學識淵博的教授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能促成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和交往。他認為教育應該以社群為基礎,否則它將沒有基礎。他相信,真正的大學必然有某種程度的宗教目的。

李鈞震:

1.      歐洲與美國許多著名的大學都是基督教所創辦的。現代許多人也許不再去教會,但是都以進一流大學為人生的目標。實際上,大學是基督教文化的一部份,大學也是一種信仰、一種教會。

2.      「基督教社群,以及它所依據的教條,永遠是在演進之中」從亞伯拉罕、摩西、以利亞、耶穌、保羅,他們的思想確實在進化當中;歐洲黑暗時期的天主教、現代的基督教,一直到現代的大學,歐洲的傳統文化一直在演進。

3.      大學,應該是一個知識份子聚集在一起的團體,以及與各種知識份子互相交往。同時大學也應該是知識份子參與各種社團活動的地方,大學教授也應該與大學生在各領域上公平競爭

4.      台灣的大學應該分成研究型與教學型兩種;研究型大學主要是新理論的研發,發表國際論文;而教學型大學則從事精緻工藝的傳承,研發精緻的教科書

5.      任何學術要付諸於實現,都必須轉變為各種工藝、技術,技術到達世界一流就成為一種藝術。在教學型大學中,必須擔任技職教育提升的工作,以產業的提升與轉型,融入文化元素為使命。教學型大學一定要聘請民間各領域一流的技師,參與教學。

6.      研究型的大學,不管什麼學術領域,教職員都必須熟練西方古典文化,熟練《聖經》、柏拉圖……,等西方大師的思想,並成為信仰,否則難以突破東方人的思想框架。

7.      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應該一生都努力地突破自己知識的界線、思想的框架,不斷地創新研發,學習各種專長與技藝

8.      過去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一個人進了大學之後,就以大學四年的所學應付這一生當中所有的人生問題、工作問題,這種想法當然相當地天真、不切實際。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應該一生上大學二次或三次,不斷地充實自己。

9.      信仰,就跟上學一樣,人類不應該一輩子只相信一種信仰,不應該只去同一個教會,那是不健康的。人人都應該多元學習,人類可以把某一種學術或藝術當成他的信仰,但是人類應該不斷地接觸新的事物,不斷地轉換自己的信仰方向

參考資料:

彭明敏與孫中山(四)

彭明敏與孫中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