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問 問題


金剛經的智慧2  
「金剛波若波羅蜜經」意思就是,一部會讓人產生「堅強有智慧」的經典。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當大師準備講道的時候,大門徒須菩提,從眾人當中起立,很恭敬地向大師說:「世界上少有人像大師這樣學術境界超高、思想自由自在,卻這樣細心教育學生,耐心叮嚀學生;

學生想請教大師,不論男女,有好學生下定決心要努力向學,成為智慧高超的專家,那應該怎樣去實踐
怎樣控制住自己情緒跟意志呢?」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釋迦牟尼說:「你問得很好!很好!
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我有很多的思想理論,很想好好地傳授給學生,你現在仔細地聽,我要針對你所問的問題來解釋。

不論男女,凡是好學的人,下定決心要努力向學,成為智慧高超的專家,那應該怎樣去實踐?
要怎樣控制住自己情緒跟意志?我將開始解釋這件事。」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須菩提說:「老師請說,我將好好地聽。」


佛祖打破社會階級的妙招


金剛經的智慧1
「金剛波若波羅蜜經」意思就是,一部會讓人產生「堅強的智慧」的經典。
這部經典能使學習者的智慧,到達另一個層次的境界。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阿難,他是釋迦牟尼的學生,他說:
我曾經聽說,有一段時間大師(釋迦牟尼)住在舍衛國的「祇樹弱勢者的收容所」。
對一大群學生講道,人數超過一千兩百五十人。
那個時候,大師在吃飯的時間,穿好衣服,拿著碗,到舍衛城(打零工)討飯吃。
回到住的地方吃飯,吃完了收拾碗跟衣服,把腳洗乾淨,就坐在講台上,準備講道。

釋迦牟尼大師,生活在距今兩千七百年前左右的印度,當時社會盛行的信仰是印度教。
印度教施行「種姓制度」,嚴格地區分「貴族、修行者、平民跟奴隸」四個社會階層的封建制度。
釋迦牟尼大師的一生,為了打破這個階級制度,努力奮戰到死。
他強調所有的人都應該是平等的。
他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也要求自立,不依賴別人。 老師跟學生都是平等的。
他可以要求學生付學費 ,來生活。
可是,他 用社會經濟最底層的形象生活,教導學生,不必特別崇拜我,對我跟對所有的乞丐都要一樣的態度。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愛人如己


耶穌啟迪1
1.         聖經裡面,耶穌講的一段話, 愛人如己,還有前一句:「盡心盡性盡意的愛主,你的神。 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
2.         耶穌說的意思是,大部分的人不懂得  愛。
3.         那你要先去學會,怎麼樣 用全部的力量,智慧 ,來愛上帝。
4.         那怎麼愛上帝呢?
5.         先去看看聖經裡面 上帝的興趣,嗜好, 行為準則, 上帝的三觀。
6.         你在 用全部的智慧能力來愛上帝 的過程, 你就學會了 一種 愛。
7.         愛人如己
8.         一定先從自己出發,先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優缺點 ,了解自己的能力, 與軟弱。
9.         像愛上帝那樣, 盡心盡力的愛自己。這樣就學會了第二種愛。
10.      然後 人要把愛自己的 智慧 能力, 完全複製,來愛其他的人。
11.      愛其他的人,不可以多於愛自己, 也不可以少於愛自己。 才是真正的愛人如己。這樣就學會了第三種愛。
12.      耶穌的意思是, 你怎麼對待自己,就怎麼對待家裡的人, 怎麼對待家裡的人,就去對待不認識的人。
13.      很多人 不是做不到, 是沒有想過要這樣做。
14.      所以大部分的人,其實也不了解怎麼樣來愛自己 ,造就自己。
15.      大部分人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與欲望,來反射動作的生活。
16.      事實上後來, 中國的儒家思想, 變質,要尊敬父母兄長皇帝, 然後貶低自己 。許多人講要孝順父母 ,結果就是放棄自己, 過著滿足父母的慾望來生活。
17.      要尊敬皇帝, 結果 就是貶低自己,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滿足皇帝個人的慾望。
18.      耶穌的人生觀是,所有的人, 父母,兄長, 官員,跟自己, 自己的小孩,地位是平等的。全部都是上帝的小孩。
19.      人學會愛上帝, 愛自己, 愛人如己 。
20.      這樣子對父母 對兄長對親人的愛,也不會少。


分工


國富論2
1.        要訓練一個人是個通才 ,可以做好每一樣事情,並且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性的才能,這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
2.        如果一件複雜的工作,由一個人學習到熟練,如果需要10年,
那麼把它分割成20個部份,每一個人負責一小部分, 練習到非常的熟練, 可能只需要 一年。
3.        那麼分工的結果 ,就是讓 人們可以提早9年的時間,來獲得 價值與幸福。

震為雷


易經啟迪2
震為雷 大山鳴動
六三、震酥酥,震行无眚。象曰:震酥酥,位不當也。
過一段時間,雷聲已經遠了,我們就知道,雖然有震動,但是沒有災害。
那個現象是,雷聲愈來愈遠,所以並沒有太大損害,不用太大擔心,並沒有被雷打中。

九四、震遂泥。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大雷打到泥地當中。那個現象就是,雷打到泥地裡,沒有造成什麼太大影響。

如果,事業失敗了,笑一笑就過去,生活跟平日沒有兩樣。

雖然雷聲震撼百里,使人害怕未來前途,也害怕最近情況。
只要事事謹慎,將來還是有機會可以成功。
只要能切實深知自己的弱點,增加知識、進修。

一連串的雷聲,讓人的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無法做正確的判斷與分析,領導人藉機好好讀書。才有辦法重新開始,衝破局勢。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促成分工的原理


國富論1
1.        人類懂得分工, 促進社會的發展,其實是因為人性當中,有某種以物易物來交易的傾向
2.        透過自己的才能、專業 的發揮, 形成一種價值,然後透過這個價值跟別人交換 ,以獲取自己的利益。
3.        社會越是多元,不同的專業人才越多,彼此的交易種類就越多, 人類就是透過這種模式,獲得自己最大的利益與幸褔。
4.        在文明社會裡,每一個人隨時都需要許多人的合作與協助 同時人們也覺得 ,彼此互相協助 對自己非常有利。
5.        因此我們生活當中,所需要的幫忙協助,每天有吃有喝,並非由於肉商酒商麵包商的仁心善行,而是由於他們關心自己的利益, 透過自己的才能跟別人交換 ,增加自己的福利
6.        除非願意過乞丐生活,否則誰都不應該以他人的仁心善行,為主要的訴求對象。
7.        社會分工越精細,整體社會的幸福感就越高,同時整體社會的進步就越大
8.        分工的狀態,正是我們這種互相要求交換的性向, 每個人都發覺隨時根據自己的需要,拿自己生產出來的剩餘部分,交換別人生產出來的剩餘部分,
9.        因此每個人身上所擁有的才能和天份, 發揮到最完美,也因此產生了各行各業。 一個社會行業類別越多,分工越精細,百姓就獲得越高度的幸福感
10.     多數的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彼此的差異不大, 但是因為個人的嗜好,社會的習俗,與教育的結果 ,讓人 在謀生上面所取得的專業能力, 差別越來越大,好像天生的才能就不同。
11.     在高度發展的社會裡, 人跟人不相識的才能,可以彼此幫忙, 生產出來不同的物品和才能,被人類這種互相交換以取得最大自己利益的性向, 集結在一起,讓每一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 隨時換取自己生活上最大的幸福。

震為雷 大山鳴動


易經1
 51 震卦/雷為震
震為雷 大山鳴動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七鬯。
能震而動,是好的。打雷引起的地震,就像看到壁虎一樣,突然之間被嚇一跳,但是一過去,就覺得好笑。
一打雷,會震驚百里,但是正在舉行祭祀的典禮,不應該半途而廢,也不要嚇到把酒給濺掉。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有變動,也是好事。雷鳴響亮,雖然令人驚恐,但是對未來可以產生好的影響。
嚇到了,笑一笑就過去,生活跟平日沒有兩樣。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雖然雷聲震撼百里,使人害怕未來前途,也害怕最近情況。
只要事事謹慎,將來還是有機會可以繼承天命,獲得執政權。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一連串的雷聲,有修養的領導人看到這樣的現象,應該帶著恐懼的心,好好地反省修養自己。
PS.
1.        美中貿易戰, 就是一個震驚國際社會的大事, 許多國家,因此而經濟狀況變得不好, 但是東南亞有些國家,卻因此而因禍得福。
2.        對全世界來說不見得不好,世界各國的經濟回歸基本面,重新開始,對長遠的發展來說,會更好。
3.        對中國而言, 經過貿易戰,一定會更遵守WTO的貿易協定, 因此對國際社會也是好的。
4.        對美國來說, 製造業回美國,或者商品來源分散各地,降低國際經濟風險, 降低美中貿易逆差 ,也是好事。
5.        好的國家領導人,面對美中貿易戰, 應該反省。
6.        應該趕快藉這個機會,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國際貿易策略, 進行產業升級,加強建教合作, 對於海外投資,分散地點, 來分散風險。
7.        讓金融,投資各方面的法規,能夠更彈性,更自由化,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