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verdi
- Vespers, "Vespro della Beata Vergine" | John Eliot Gardiner
徐弘毅2015.11.8.
中世紀早期有大量的音樂創作產出,但只有羅馬天主教禮拜儀式用的單聲聖歌
(plainsong),其中又有大部份是所謂的格利果素歌
(Gregorain chant),源自教皇格利果一世(Pope
Gregory I)。下令整理各地教會的聖歌,並將聖歌聚集成冊,稱為Antiphonarium(對唱詩集)。
西元九世紀,音樂有了重大的發展。首先,教會(以巴黎修道院最為有名)統整了許多傳統的歌唱形式。第二,出現在原有格利果聖歌上,增加平行協和五度旋律的樂曲,也就是所謂的複音樂曲。第三,消失約五世紀的樂曲標記法再度登上舞台,這是音樂史上重要的轉折。
西元1100年後,許多複音樂曲的學派大量出現,如Saint Martial學派,主要特色是快速的音群、有著名作曲家Léonin和Pérotin的Notre
Dame school、在西班牙加利西亞(Galicia)的音樂鎔爐、天主教聖地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歌(Santiago
de Compostela)和包含Worchester
Fragments和Old
Hall Manuscript的English
school。
十三世紀晚期所發展出來的聖樂形式有經文歌、Conductus、Discant和Clausula。另一個特殊的形式是Geisslerlieder,他們主要流行於兩個時期:一為十三世紀中葉,直到被教會壓迫;二為1350年左右的黑死病時期。他們的音樂是民俗音樂混雜著宗教天啟與懺悔的文字。
十四世紀的歐洲音樂史由「Ars
Nova時代」所主宰。以分類上來說,該時代是中世紀音樂的集大成者,但是卻與文藝復興早期音樂的概念與審美觀有許多共通點。此時期被保存下來的音樂,主要是俗世音樂,其特徵是尋求一固定的音樂形式如敘事曲(Ballade)、Virelai、Lai和Rondeau,這些也是詩作的形式。著名的作曲家有Guillaume
de Machaut和Francesco
Landini。
十六世紀時,音樂理論家H.
Glareanus,1488-1563,於西元1547年出版樂理著作《十二調式論》(dodecachordon),主張在原有的八種教會調式裏,加入民間音樂使用的艾奧尼亞調式(ionian
mode)與伊奧利亞調式(aeolian
mode)及其副調式。
到了文藝復興的晚期,很多在後世相當重要的音樂體裁正在一步步走向確立,例如歌劇等。器樂在這個時候蓬勃發展,很多文藝復興晚期的作曲家也是優秀的鍵盤樂器或其他樂器的演奏家。
音樂家在文藝復興時期,受啟發相對比較晚,一方面他們長期受制於宗教的束縛,還必須接受教會的金援才有經濟來源,因此比較保守;加上管樂器的製作難以突破,直到工業革命以後才有大發展。
16世紀末,音樂史正式進入巴洛克時期,蒙台威爾第等一批承前啟後的偉大作曲家引領了新的潮流,音樂的表達形式日益多樣,音樂中表達的感情日益豐富,這時期的很多作曲家依然供職於貴族的宮廷之中,很多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音樂家家族紛紛湧現。而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巴洛克晚期,更有J.S.巴赫和亨德爾這樣的集大成者出現。
蒙台威爾第Monteverdi,
Claudio 1567 - 1643,出生於義大利北部波河沿岸克雷蒙納,以製造小提琴著稱的小城。父親寶達沙是一位化學家,後來受訓成為合格外科醫師,但一生不善理財。蒙台威爾第幼年喪母,父親再娶。不幸第二任妻子也早逝,當蒙台威爾第年僅15歲時,父親已經娶第三任妻子。
蒙台威爾第從小即耳濡目染,並大約於1576年加入克雷蒙納大教堂的樂隊,蒙台威爾第在擔任克雷蒙納大教堂樂長的老師影響下,出版他最早的作品
:《神怪小曲集》,後來寫過一些牧歌,並以演奏提琴為生。
1590年受聘進入曼圖亞公爵府中工作,首先擔任提琴手,1602年起擔任唱詩班指揮。這一段時間蒙台威爾第過著充實的生活,除了創作了許多教堂音樂,並且在公爵的贊助下出版自己的作品。公爵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還允許他自由自在地寫自己喜歡的音樂:歌劇。
1599年五月,蒙台威爾第與克勞蒂亞.卡塔尼奧在曼圖亞舉行婚禮,然而婚後不久,蒙台威爾第再度與公爵外出旅行。在這段旅程中,蒙台威爾第一路上雖然身體不適,然而他在旅程中獲得複音音樂的重大啟示,滿載而歸。回到曼圖亞後,蒙台威爾第的生命開始有了轉機,1601年,蒙台威爾第的長子誕生,更獲得宮廷樂長的職位,可謂雙喜臨門。
好景不常,蒙台威爾第四十多歲時連遭不幸。1607年,與他感情甚篤的妻子去世,讓他精神大受打擊,不得不修養數年;而後賞識他的文森佐公爵猝然逝世,並由其子法蘭西斯科(Francesco)繼位公爵,他在1612將蒙台威爾解僱,只好傷心的回到克雷蒙納。
他失業了一年,這一年中他與雙親同住,還遭受祝融之災,將他十二部歌劇的樂譜全部燒毀。1613年蒙台威爾第到了威尼斯,當時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樂團的指揮去世,蒙台威爾第受召前往,在接受試聽演出後,隨即被授與樂團指揮一職,蒙台威爾第在威尼斯終於發現自己的價值,並獲得肯定。其後蒙台威爾第在威尼斯定居,受到宮廷的重視,並在此完成了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擔任這個職位直到去世。
1643年,蒙台威爾第於威尼斯與世長辭。隨著巴洛克時期的來臨,蒙台威爾第的音樂很快的消逝於巴洛克音樂中,甚至遭世人遺忘。直至三百年後的近數十年,才再度為後世所發掘。
奧立佛·克倫威爾 ( Oliver
Cromwell ,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格蘭軍政領袖,在英國內戰中擊敗了保王黨(Cavalier),克倫威爾開始統治短命的英格蘭聯邦 ,並征服了蘇格蘭與愛爾蘭,並在1653至1658年期間出任護國公。
克倫威爾出身中層,在40歲時才開始聲名鵲起。 他與兄弟一起打理雞舍羊欄,靠販賣雞蛋、羊毛維生,他曾就讀劍橋大學,但未取得學位即離校。在繼承叔父遺產之前,他的生活都和普通農民一樣。當時宗教改革運動正盛,克倫威爾也受此影響,成為了清教徒 ,深信上帝指引他走向勝利。 雖然他從未表明自己的宗教立場,但他強烈贊成容忍各種新教教派。
在十七世紀,歐洲大部地區都正在朝著更強大的君主專制主義的方向發展;民主政體在英國的勝利是逆歷史趨勢而出現的事件,在隨後的年月裡,英國民主政體的榜樣對法國啟蒙運動、法國革命和最終在西歐建立民主政體都是一個重要因素。
民主勢力在英國的勝利,對於在美國以及英國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建立民主政體,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英國在世界上只是個彈丸之地,但是民主政體卻從英國湧向世界的其他某些範圍不小的地區。
克倫威爾基本上是一個實踐家,洛克則是一個思想家,因而很難估計他倆的相對重要性。根據洛克時代的才智狀況來看,即使沒有他本人,與之非常近似的政治思想也許會有人不久就會提出來。 但是假如沒有克倫威爾,議會很可能在英國內戰中失敗。
哥特佛萊德·威廉·萊布尼茲 (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年),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士多德。 他本人是一名律師,經常往返於各大城鎮,他許多的數學公式都是在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
萊布尼茲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倫理學教授,在萊布尼茲6歲時去世,留下了一個私人的圖書館。12歲時自學拉丁文,並學習希臘文。14歲時進入萊比錫大學唸書,20歲時完成學業,專攻法律和一般大學課程。1666年他出版第一部有關於哲學方面的書籍,書名為《論組合術》(de
arte combinatoria)。
1666年,萊布尼茲於Altdorf拿到博士學位後,經由當時政治家Boineburg男爵的介紹,任職服務於大主教Johann
Philipp von Schönborn的高等法庭。
1671年,萊布尼茲發表了兩篇論文《抽象運動的理論》(Theoriamotusabstracti)及《新物理學假說》(Hypothesis
physica nova),分別題獻給巴黎的科學院和倫敦的皇家學會。
1672年,萊布尼茲被Johann
Philipp派至巴黎,以動搖路易十四對入侵荷蘭及其它西歐日爾曼鄰國的興趣,並轉投注精力於埃及。萊布尼茲卻進入了巴黎的知識圈,結識了馬勒伯朗士和數學家惠更斯等人。這一時期的萊布尼茲特別研究數學,而發明了微積分。
萊布尼茲最後於1676年離開巴黎而轉任職服務於漢諾威的Johann
Friedrich公爵。 於上任時,順道於海牙拜訪史賓諾沙,與其數天一同討論哲學。1680至1685年間,萊布尼茲擔任銀礦礦採工程師。在這期間,萊布尼茲致力於風車設計,以抽取礦坑中的地下水。
萊布尼茲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 ,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積分的符號被更廣泛的使用, 萊布尼茲還對二進位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哲學上,萊布尼茲的樂觀主義最為著名;他和笛卡爾、史賓諾莎被認為是17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 萊布尼茲在哲學方面的工作,預見了現代邏輯學和分析哲學的誕生,更多地應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驗定義,而不是實驗證據來推導以得到結論。萊布尼茲對如此繁多的學科方向的貢獻分散在各種學術期刊、成千上萬封信件、和未發表的手稿中。
1695年英國學者宣稱:微積分的發明權屬於牛頓;1699年又說:牛頓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 由於對牛頓的盲目崇拜,英國學者長期固守於牛頓的流數術,只用牛頓的流數符號,不屑採用萊布尼茲更優越的符號,以致英國的數學脫離了數學發展的時代潮流。
不過萊布尼茲對牛頓的評價非常的高,在1701年柏林宮廷的一次宴會上,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詢問萊布尼茲對牛頓的看法,萊布尼茲說道: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
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寫道:「十年前在我和最傑出的幾何學家萊布尼茲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經知道確定極大值和極小值的方法、作切線的方法以及類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換的信件中隱瞞了這方法,……這位最卓越的科學家在回信中寫道,他也發現了一種同樣的方法。他並訴述了他的方法,它與我的方法幾乎沒有什麼不同,除了他的措詞和符號而外」。
萊布尼茲:
1.
自己揚起了漫天塵土,卻要怪別人看不見。
2.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3.
不發生作用的東西是不會存在的。
4.
在世界上只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操心:德行和健康。
艾薩克·牛頓 ( 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年)是一位英國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與哲學家。他在18歲時完成了中學的學業,並得到了一份完美的畢業報告。 1661年6月,他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在那時,該學院的教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但牛頓更喜歡閱讀一些笛卡爾、伽利略、哥白尼、克卜勒等更先進的思想。
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年,牛頓在家中研究微積分、光學和萬有引力 。
從1670年到1672年,牛頓負責講授光學 。 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稜鏡可以將白光發散為彩色光譜 ,而透鏡和第二個稜鏡可以將彩色光譜重組為白光。他還通過分離出單色的光束,並將其照射到不同的物體上的實驗,發現了色光不會改變自身的性質。
他得出如下結論:任何折射望眼鏡都會受到光散射成不同顏色的影響,並因此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現稱作牛頓望遠鏡)來克服這個困難。 他自己打磨大直徑的鏡片。
牛頓認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組成的,並會因加速通過光密介質而折射,他認為薄膜的折射和透射現象可以用光的「波動理論」來解釋,但自己的「微粒理論」才能更好地解釋光學現象,如繞射 。後來的量子力學則認為光有波動和微粒二重性。牛頓使用玻璃球製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靜電發電機 。
1679年,《原理 》1687年7月5日出版。 該書中牛頓闡述了其後兩百年間都被視作真理的三大運動定律 ,成為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牛頓並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說明天體星球的運作模式,推動了科學革命。還基於波以耳定律提出了首個分析測定空氣中音速的方法。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
波以耳的機械論宇宙觀,顛覆了傳統基督教神學的物理觀與宇宙觀,牛頓通過數學證明的方式完善了波義耳的思想,並且普及化科學知識。上帝完全地從世界事務中隱退了。
牛頓:
1.
我並沒有什麼方法,只是對於一件事情很長時間很熱心地去思考罷了。
2.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樣評價。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時而發現了一個光滑的石子兒,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為之高興的孩子。儘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還神秘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3.
謙虛對於優點猶如圖畫中的陰影,會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4.
人生往往是複雜的。
5.
天才,就是長期勞動的結果。
6.
思索,繼續不斷的思索,以待天曙,漸近乃見光明。
7.
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
8.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9.
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
10.
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微貢獻的話,那不是由於別的,只是由於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11.
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