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宗教改革的開端

Haydn: The seven last words of our saviour, Hob. XX.2 | Jordi Savall
徐弘毅2015.10.29.
第一個崇尚人文主義的教皇(教宗)尼古拉五世﹙1447–1455﹚,把教廷的各種職位派給一些學者,羅倫佐瓦拉LorenzoValla﹚是一個伊壁鳩魯主義者,指斥奧古斯丁是異端的人,卻被任命為教皇秘書。這種獎勵人文主義勝於獎勵虔誠或正統信仰的政策,一直繼續到1527年羅馬被大洗劫。
但是許多教皇過著的黷武政策和道德敗壞的生活,亞歷山大六世﹙1492–1503﹚在個人的教皇生活中,專一擴張自己和自己一家的勢力;他有兩個兒子甘地亞公和凱薩鮑吉亞CaesarBorgia﹚,甘地亞公被人殺害了,大概是弟弟把他謀死的。於是這位教皇的王業壯志灌注在凱薩身上,他們一同征服了羅馬尼亞,預計要給凱薩作個公國,取得世襲財產。他們身上有著數不清的謀殺事件,但真假難辯。不過,他們推行不講信義的奸計,達到空前地步。
1495年以降,有三個法蘭西王力圖征服那不勒斯,查理八世、路易十二世和弗朗西斯一世,這幾個法蘭西王全堅持自己有領轄米蘭,和那不勒斯的權利;他們全入侵過意大利,收到暫時成功,但是最後反被西班牙人打敗。這類純屬意大利的戰爭,對貿易沒起很大妨害,也未阻礙意大利添增財富,治國策術仍層出不窮,英明的政治才略沒有減損。
當法蘭西人到來的時候,國家簡直是毫無防護,法蘭西軍隊在交戰中真的殺人,嚇壞了意大利人。隨後法蘭西人與西班牙人的歷次戰爭,帶來了苦難和貧困。但是意大利各城邦全不顧惜民族統一,彼此繼續陰謀傾軋,在內訌中期求法蘭西或西班牙的援助,到頭來同歸於盡。
繼承亞歷山大六世的尤理烏斯二世1503–1513﹚繼續進行擴張教皇領地;他的繼任者列奧十世1513–1521﹚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乃是文藝復興時期各教皇的非宗教政策的當然後果。
教皇克萊門特七世是反宗教改革運動的障礙,而且他是個梅狄奇家的人,是法蘭西的同黨,因此在1527年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讓一支大部分由新教徒組成的軍隊洗劫了羅馬。從此以後,教皇們轉上虔誠的道路,而意大利地區的文藝復興運動也逐漸熄火。
天主教教皇在多次的十字軍東征中,財產損失無數,加上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民族(法國)輪流入侵,教皇的力量逐漸式微,無法繼續擁有軍隊,政治勢力下降,只剩下宗教的權力,而宗教的權力又因為宗教改革而再度受到打擊。
羅馬和希臘拜占庭學問的接觸,使當時的人文主義者們忙於獲得古代的知識;文藝復興運動摧毀了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這體系過去已經成了智力上的束縛。文藝復興恢復了對柏拉圖的研究,因此要求人至少也得有在柏拉圖和亞理士多德之間進行選擇所必需的獨立思考,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對於這兩個人的直接的真正認識。
更重要的是,文藝復興運動鼓勵一種習慣:把知識活動看成是樂趣洋溢的社會性活動,而不是旨在保存某個前定的正統學說的遁世冥想。但是文藝復興不是民眾性運動,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藝獎勵者,特別受到梅狄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義的教皇們的贊助,假若當初沒有這些獎勵者,它取得的成功說不定會小得多。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對教會的態度,很難簡單刻畫。有的人是直言不諱的自由思想家,大多數學者痛感當時教皇的罪惡,然而他們還是樂於受教皇的起用,這是人文主義者所以不能發起宗教革新的理由。
羅馬的財富主要是通過一個主張教皇握著「天國鑰匙」的神學體系,從天主教世界斂集獻金;因此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異端是純粹精神上的異端,沒釀成教會分裂,也未惹出任何要發起脫離教會的民眾性運動。尹諾森八世1484年下了一道反巫術的敕令,結果在德意志及其它地方引起了一場對女巫的觸目驚心的大迫害
文藝復興時期,在道德方面舊道德規律不再受人尊重;城邦邦主一大半都是通過變節背叛獲得地位,靠無情的殘酷手段維繫住統治的。樞機主教受邀請赴教皇加冕禮宴時,他們唯恐被放毒,自帶酒和酒童,在這時幾乎沒有一個意大利人願意為公眾的利益冒任何犧牲;教皇腐化的禍患有目共睹,但是毫無對策。
在道德範圍以外,文藝復興有偉大的功績,在建築、繪畫和詩歌方面出了非常多偉大的人物,這個運動把有教養的人從偏狹的中古文化裡解放出來;文藝復興通過復活希臘時代的知識,創造出一種新的精神氣氛,在這種氣氛裏再度有媲美希臘人的成就,天才也才能夠在自由狀況下蓬勃生長。
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條件利於個人發展,然而不穩定;有穩定的社會制度是必要的,但是一切穩定制度,都妨害了藝術上或才智上的特殊價值的發展

拉斐爾Raphael (1483 ~ 1520) 拉斐爾是畫家,也是建築師。在佛羅倫斯時期,他吸取十五世紀繪畫精神,並吸取了達文西的技法,而逐漸形成圓潤柔和的風格。他用世俗化的描寫方式處理宗教題材,並且參用生活中母親與幼兒的形象將聖母抱聖嬰的畫像加以理想化。他的作品特色是充分體現了安寧、和諧、協調、對稱及恬靜的秩序。
拉斐爾最著名的,就是他的聖母像,他重新詮釋當時傳統的聖經人物,聖母轉變成是平民式的母親,純樸善良和藹可親,充滿母愛與人情味,而聖母的背景經常是優美的田園風光,兩個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沒有禁欲主義色彩,歌頌普通女性之美,他是透過聖母表現他人文主義的色彩。
文藝復興,是透過對希臘羅馬藝術文化的研究,因而走出中世紀的美學概念的。當時,學者們收集古文物、尤其是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品,蔚為一股風潮。但也因此,很多希臘羅馬神話、與希臘羅馬哲學、隨之走入基督教社會,對很多基督徒而言,這種基督教遭遇異教、遭遇希臘羅馬文化的侵襲,內心衝擊是很激烈的
朱力阿斯二世教皇,竟然本身就是個酷愛希臘羅馬文藝的教皇,他必須要妥善處置這種信仰遭遇信仰、文化遭遇文化的狀況。朱力阿斯二世雖然以獨斷好戰著稱,對藝術文化的寬容,卻叫人吃驚。
拉斐爾25歲那年,朱力阿斯二世邀請拉斐爾為梵諦岡宮的簽字大廳畫壁畫。這種裝嚴肅穆的場所,壁畫內容該畫什麼呢?拉斐爾與教皇、學者們交換意見許久以後,決定依據詩人德拉欣雅杜爾的詩來配畫,以歌頌神學、哲學、詩歌、法學為內容。
拉斐爾在四面牆上畫了四幅壁畫:神學的「聖禮之爭(或教義之爭)」、哲學的「雅典學院」、詩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學的「三德」。聖禮的辯論這幅壁畫,拉斐爾將之切割成上下兩部份,上為上帝,耶穌,鴿子(聖靈),施洗約翰,馬利亞與使徒們,中間為翻開福音書的小天使,下為爭論彌撒聖體的聖徒們,內有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但丁等。還有四位制訂教義的教會之父哲羅姆、格里戈利、阿甫羅西、奧古斯丁。 
拉斐爾透過不同時間中人物的匯集,表達出神學與教義之成形,是在歷史中、在各種賢者的參與中匯集而出的智慧,它們包括研究聖經、思想、禱告、信仰實踐與爭辯的種種過程。而這整個歷史過程,上帝都有參與,這就是拉斐爾個人信仰的寫照。
「聖禮的辯論」正對面就是「雅典學院」。兩畫對稱,用以表明「啟示的真理」(神學教義)與「理性探求真理」(哲學)的平衡。在「雅典學院」這幅畫中,拉斐爾把不同時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個空間,古希臘羅馬和當代義大利50多位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薈萃一堂,表現自己篤信人類智慧的和諧、並對人類智慧的讚美。這麼多哲學家集中於一畫面,拉斐爾很聰慧的把不同人物,按其個別的思想特點,以最易讓人理解和感覺的方法繪畫出來。
在畫中廳堂右邊有雕像智慧女神雅典娜、左邊是文藝之神阿波羅。最中央是柏拉圖(腋下夾「蒂邁烏斯篇」手指天),亞里士多德(一手拿倫理學一手指前)。這是古希臘唯心和唯物之爭。(拉斐爾把柏拉圖繪成達文西的臉,以表達他對達文西的敬重。 
圖中還出現的學者有畢達哥拉斯、伊比鳩魯、赫拉克立特(他是西方最早提出「樸素辯證法」和「唯物論」的卓越代表)、古希臘犬儒學派哲學家迪奧基尼、蘇格拉底、亞歷山大、斯多葛派哲學家芝諾、歐基里得、托勒密、然後拉斐爾也把自己潛藏進畫中,用以表達他渴望走進這人文薈萃的場所,參與進神聖的知識殿堂從數學到音樂,到哲學到科學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和諧,如此神聖、如此有秩序。這就是一貫的拉斐爾作風,一如他的聖母像,他透過神學、哲學壁畫,表現出他和諧與理想的人文主義特質。
第三面牆主題是詩學。拉斐爾畫「帕拿巴斯山」,以藝術文學保護神阿波羅為中心,環繞他的為分管文學、藝術、科學的九位文藝女神和古今詩人。
最後一面牆法學,拉斐爾畫「三德像」,三德包括真理『女人看鏡子』、權力『腳伏獅子,手拿代表法律的樹枝』、節制『手拿繩索看天』。另外,窗戶兩側壁畫是「皇帝查士丁尼頒佈法典」和「教皇格里戈利頒佈教令」,拉斐爾藉此表明政權與教權應當是平等的,不同的是一個管世俗、一個管教會。這再一次顯明拉斐爾人文主義的特質。
拉斐爾的思想觀,影響深遠,現今天主教、基督教與學術殿堂的發展,都尊崇他的觀點,他是以畫筆代替文字的偉大思想家。他順應教皇需求,調和異教與基督教信仰、美的創造和擁有;他帶給我們寧靜,不會在理智與情感間衝突、或軀體與靈魂間矛盾,他所見都是對立的協調。他的藝術將一切都理想化,宗教、女人、音樂、哲學、歷史。
拉斐爾晚期繪畫透露些許不同於過去風格的端倪。他的西斯汀聖母(畫中有教皇西斯丁二世而得名)。不同於過去天倫之樂型的聖母像,拉斐爾讓西斯丁聖母緩緩向人走來,為了使祭壇上的聖母有向人移動的感覺,拉斐爾使觀賞者越向畫走近,聖母便越向人走來。
此外,還放棄一般的遠近法,使畫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模糊,似虛若實,又在金字塔穩定構圖中,加上橢圓形的運動旋律(透過衣裳皺折和色彩安排)。這種棄文藝復興重要的形式,以表現出聖母不僅只是絕對美的觀念、更是可以讓人親近依靠的聖母,是可以在她身上哀哭的聖母,這意味著什麼呢?
他最後一幅作品主題是「主顯聖容」,拉斐爾在基督榮耀的身側,畫下親賭此景的兩位門徒,但是,畫下方卻又畫了人世間的騷亂:妓女罪犯、癱子病患、癲癇患者....,他們都把手指向或臉仰望著耶穌,對他們而言,主顯聖容,不只是一個歷史故事,而是他們生命當中翹首企盼、時時渴望的迫切需要。
為何拉斐爾到晚年,走向對悲憐苦難者的描繪?繪畫主題也從美,走向苦難中的盼望?甚至導致藝術史分期,把拉斐爾晚期作品歸於另一時代的啟蒙,從繪畫主題可看出拉斐爾走向另一種神秘體驗。
拉斐爾有多張聖母圖,都是聖母瑪利亞帶著兩個小孩,穿著衣服、拿著金雀或權杖的小孩是,猶太教權貴撒加利亞和伊利莎白所生的小孩施洗約翰,沒有衣服穿的小孩是耶穌。為什麼拉斐爾以畫代筆的說,施洗約翰和耶穌是聖母瑪利亞的兩個兒子?
這要從馬利亞到撒加利亞家裡工作開始談起,依據聖經,撒加利亞和伊利莎白老年得子,但是,伊莉莎白年老沒有辦法餵小孩子奶,因此需要找一個奶媽,他們找還是處女的馬利亞,處女怎麼會有奶?因此撒加利亞家族要她懷孕。
馬利亞一定是家庭貧窮,才會接這樣的工作。馬利亞懷孕之後,當了施洗約翰的奶媽,照顧施洗約翰長大後,撒加利亞家族就不要馬利亞了,將懷胎六甲的馬利亞扔給約瑟,因此,馬利亞才會窮困到在馬廄產下耶穌。
從傳統猶太社會到現在台灣社會,人們大多歧視未婚懷孕的婦女,也歧視小三,認為這種女人是淫亂、私生活不檢點。但是拉斐爾卻還原聖經的原貌奪到詮釋權、話語權,將馬利亞畫得像仙女一樣,對待施洗約翰和耶穌充滿慈愛,這是對歧視弱勢者的猶太主流社會價值觀一個嚴厲的指控。
拉斐爾從來不畫撒加利亞與伊利莎白幫忙照顧施洗約翰的圖,顯示他的內心認為,那二個人不是好父母,不是社會典範;同樣的拉斐爾也不畫耶穌的爸爸約瑟。這應該也是保羅等門徒的觀點,顯露出他們反猶太傳統社會的精神。
這同樣是對現代許多為人父母者的嚴厲指控,在台灣社會也經常發生親生父母失控之下,殺掉自己的小孩,或讓自己的小孩被強暴、經常被暴力毆打,並沒有盡到保護子女的職責,無法以身作則、終身多元學習帶領子女成長。
台灣從蔣中正開始,大部分國民黨的權貴階級一直都有買春的生活習慣。買春是蔣中正、孫中山等年輕時的生活習慣。事實上,蔣經國一直都有透過黨政高層接受性朝貢的習慣,直到晚年身體不行才停止。
但是傳統的國民黨權貴與新聞媒體,一直在抹黑性工作者,歧視他們,造成社會輿論壓力;事實上,滿腦子淫亂思想的是這些權貴階級。蔣經國統治時期,台灣的外交部一直都有用買春的手段來賄賂國外政客,這是台灣外交部的傳統外交手段。
上帝,並不歧視性工作者,耶穌已經講過了;性工作者絕大多數都是努力在為生存奮鬥的人,他們的求生意志顯示出他們品德的高貴;買春者,幾乎都是滿腦淫念、以大欺小的權貴,他們充滿霸凌的思維,這才是可恥的【圖片來源slideshare.netuffizi.org、維基百科、z7621941.pixnet.net

柯雷吉歐 Correggio Antonio Allegr (1489 ~ 1534),出生於義大利,其成熟作品中,富於漸層變化的光影和用色,以及人物的甜美形象,也能找到達芬奇、吉奧喬尼和拉斐爾的影子;某些作品的人體表現又令人想到米開蘭基羅。他承襲並綜合了文藝復興盛期各家的嫻熟技法,在空間和動感的表現上又有所突破,有人將之歸類為矯飾主義畫家,也是巴洛可藝術的先驅。
柯雷吉歐約有 40 幅圖留傳下來,全部表現在宗教及神話的題材,1520 年到 1524 年從事於 Parma 教堂的圓屋頂工作,使用光和陰影及發光的增強色彩的藝術家技巧,而令整個景象能超出圓頂。
15201524年間,柯雷吉歐為帕爾馬的聖喬凡尼福音教堂的穹頂繪製了《聖約翰的異象》(或稱《基督升天圖》)。在此畫家結合了光影和仰角描繪出明亮深遠的天空,並以前縮法表現了從天降臨(或曰升騰在天)的基督,十二門徒環繞在周圍,十分生動壯觀。類似的構圖在畫家設計帕爾馬大教堂穹頂時再次出現,甚至更為複雜。
15261530年間創作的《聖母升天圖》可說是柯列喬最著名且具開創性的作品。採用仰角透視,一圈圈旋渦狀的雲層圍繞著圓頂中央,眾多聖徒與天使層層湧現其中,創造出一個向無窮遠處延伸的幻景。身穿紅衣藍袍的聖母在雲層邊上緩緩向中間昇起;畫面中騰空、像從天上躍下迎接聖母的耶穌,在透亮的天界中央顯得十分醒目。
這件作品在面世之初,也因為過於大膽新奇,使得當時的教堂人員採取保留態度。然而這種誇張、令人驚奇的效果,卻影響了後世許多巴洛克藝術家。【圖片來源大紀元新聞報antoniodacorreggio.org

馬丁路德  (148311月,在德國艾斯萊本出生。)他爸爸是銅礦工人,1501年,馬丁·路德入讀愛爾福特大學,在大學圖書館裏第一次讀到聖經。他説:這本書叫我愛不釋手。假如有天能擁有一本,就真是一大幸事了。
馬丁路德的言行帶動了宗教改革運動,被譽為人類史上意義最重大的革命。在歐洲,改變了宗教的面貌,更為中世紀的歷史劃上句號。此外,他奠定了德語的歷史地位,所翻譯的聖經也是最多人使用的德語聖經譯本。馬丁·路德怎麽知道自己對聖經的理解是正確的呢?
他反覆思考,仔細揣摩整本聖經,把自己的理解跟聖經的論點互相比較,結果發現兩者是完全一致的。人得救是憑信心,不是靠行為的得救論,一直是馬丁·路德的主要神學理論。當時,人們普遍相信罪人死後要受刑罰一段時期,可是,據稱人如果購買教宗出售的贖罪券,就能縮短這段刑罰期。結果,不少人把贖罪券視為犯罪免罰的一種保險。
教會兜售贖罪券,激起了馬丁·路德的義憤。1517年秋天,他寫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指控教會財政處理不當,教義和信仰也偏離正道 馬丁·路德一心要推行改革,把《九十五條論綱》送交阿爾貝特大主教和幾個學者。歷史家就以1517為宗教改革運動開始的年份。
對教會的罪行搖頭歎息的何止馬丁·路德一人。早在一百年前,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已譴責教會出售贖罪券。英國的約翰·威克里夫比胡斯更早指出,教會奉行的有些習俗,是不符合聖經的。鹿特丹的伊拉斯謨和英國的廷德爾都主張改革,他們跟馬丁·路德是同時期的學者。1415年,胡斯在康斯坦茨接受審訊,後來被掛在柱上活活燒死
多個世紀以來,歐洲一直受制於兩大集團: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天主教會。皇帝和教宗站在同一陣線,恍如日月,合作無間。不過,究竟誰是日頭,誰是月亮,則難有定論。到公元16世紀初,兩大陣營的全盛期已過去。
1455年,谷騰堡的印刷機投入生産。16世紀初,德國60個城鎮和其他12個歐洲國家已紛紛使用活字印刷機。在此之前,平民百姓從來沒有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收到最新的消息。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被付印和分發出去了,教會應否改革再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而是廣受爭議的課題,他直接挑戰一千多年來無人敢公開挑戰的教皇權威。霎時間,馬丁·路德在德國聲名大噪。
教宗利奧十世就《九十五條論綱》作出反擊,揚言要是馬丁·路德執迷不悟,就要把他判以絶罰,逐出教會。馬丁·路德當衆燒毁教宗的通諭,出版論文細列改革的方案,呼籲封邑各地的人無須理會教宗是否贊同,合力推行教會的改革。 
1521年,教宗利奧十世宣布判處馬丁·路德以絶罰。馬丁·路德不服判決,踏上歷時15天的旅程,從維滕貝格到沃爾姆斯去。一路上,他彷彿率領着凱旋行列似的,民衆夾道歡呼,顯示他極受擁戴,各地的人都來一睹他的風采。
在沃爾姆斯,馬丁·路德在皇帝、貴族和教宗的使節面前受審,在教會和官員的注視下,馬丁·路德堅決表示,除非反對他的人能根據聖經證明他是錯的,否則絶不撤回自己的主張。可是,根本沒有人能像他一樣熟記聖經的經文。沃爾姆斯敕令綜述這次審訊的結果,宣布馬丁·路德被放逐,他的所有著作頓成禁書。馬丁·路德先被教宗逐出教會,現在又被皇帝放逐,性命堪虞。
後來,峰迴路轉,馬丁·路德返回維滕貝格途中,薩克森的弗雷德里克派人假裝綁架馬丁·路德,這麽一來,他的敵人就無法向他施加毒手。後來,馬丁·路德被偷偷送到瓦爾特堡,在那裏長了鬍子,改名換姓。其間,把伊拉斯謨的《希臘語經卷》譯成德語,這部譯本在15229月出版,簡稱九月版聖經。這部譯本的售價是15荷蘭盾,相當於當時女傭的一年工資。雖然這部譯本售價不低,但銷量卻大得驚人,僅在一年內,就已重印兩次,共6000本。在接着的12年間,重印次數超過69次。
1525年,馬丁·路德和前修女卡塔琳娜··博拉結婚。馬丁·路德在晚年依然德高望重,來他家作客的學者,都會攜帶紙、筆,隨時把他的名言雋語記錄下來。後來這些語錄被輯集成書,命名為《席間漫談》。這本書更曾在德國風行一時,銷量僅次於聖經。
根據路德的看法,信仰的唯一源泉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聖經不再需要教士們充當傳統的中間人,教士們只應通過佈道、濟世來為它服務。路德闡明,僅僅出於信仰即可釋義的教義,並明確地拒斥在信徒個人與上帝之間必須有中間媒介的教旨。
他相信所有信徒都可有教士身份,從《聖經》中自己吸取信仰要旨。路德剝奪了教會和高級教士們,作為上帝恩慈的中間人的特殊地位,同時動搖了羅馬教會的基礎,即它的教義法規和習俗。
馬丁·路德另一個突出的貢獻是於1522年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並使其在近代德國廣泛傳播。新譯聖經在全國廣泛流傳,不僅使人們何以直接領悟上帝的語言,而且還在被方言分開的德意志各邦地區規定了一種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運用的語言。
宗教改革運動和反宗教改革運動,同樣都代表文明較低的民族,對意大利的精神統治的反抗。就宗教改革運動來說,這反抗也是政治性的、神學上的反抗:教皇的威信被否定,他原來憑天國鑰匙權獲得的那份貢賦不再繳納。宗教改革運動,是對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精神自由、道德自由的呼應,沒有前輩們的奮鬥,馬丁路德不可能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進行抗爭
1534年,馬丁·路德完成了《希伯來語經卷》的翻譯工作。他精於翻譯之道,能保留原文的風格,節奏和諧,且措辭得當,結果翻出來的聖經譯本,平民百姓都能看懂。談到翻譯的原則,他寫道:我們應該跟家裏的母親、街上的孩童、市集的平民聊聊天,聽聽他們是怎麽説話的,然後用他們能懂的文字去翻
馬丁·路德、喀爾文的宗教改革,産生了一些新教派——基督新教。馬丁路德與喀爾文的的教敗都稱為新教,在亞洲被稱為基督教,有許多不同的教派;而羅馬教廷為主的教派,在亞洲則被稱為天主教
馬丁路德最初引起社會人士對於赦罪券有無用處的討論,不久就演進而為宗教改革。贊成馬丁路德主張的人士,依照馬丁路德的指示,而將當時的教會加以改革,譬如過去教會的傳教士不能結婚,而改革後的傳教士可以結婚;神學理論、禮拜儀式等,都與舊有教會有很大差別。
依據馬丁路德的觀念,所有信徒都可有教士身份,從《聖經》中自己吸取信仰要旨;這對博學多聞的馬丁路德而言,是對的。但是,《聖經》是一本相當具有深度的集體著作,知識淺薄的人解釋它,就會變成迷信、不理性、不合邏輯、脫離現實與違反科學
時至今日,基督教的牧師大部分因為知識淺薄、缺乏專業學術訓練,對經文胡亂解釋、斷章取義,因此基督教的教派大部分流於迷信,大多數的牧師水準跟鄉間乩童差不多;反觀天主教,因為受宗教改革的挑戰,深刻反省,加強學術訓練與社會服務,因此天主教的信仰反而維持一定的水準。
馬丁路德說:人得救是憑信心,不是靠行為的得救」,這句話當初是指信徒不需要透過購買贖罪劵的行為獲得拯救;但是目前一般教會都解釋成,人都有罪惡,要洗去罪惡,只要憑著信心相信上帝就可以了,至於行為怎麼樣,都不重要,這是天大的誤解,這也是基督教相當白痴的解釋。
馬丁路德所說的這一句話,是針對當初的贖罪劵問題,意思是,人類的生命要改變、要進步,不是透過買贖罪劵的這個行為,而是憑藉著對上帝或對耶穌講的道理守信用,100%實踐;人類對真理守信用的程度有多高,得救的程度就有多高,人對道理不守信用、說到做不到,那不管你對上帝多虔誠,都沒有用。
所有的人類都一樣,對你所信仰的宗教的道理,無法實踐,那就是偽君子,生命是無法得救、改善的,上帝不接受偽君子這種貨色。馬丁路德會有名,因為他遵守《聖經》裡面的道理,如果有基督徒不遵守《聖經》裡面的道理,他就是基督教界的敗類,這個精神才是原版聖經裡面的精神。
許多人以為,基督教的信仰生活要完全地把精神和心思完全放在上帝或救世主身上,這是完全的誤解,這是白癡式的信仰。如果從《聖經》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相當熟練的人一定會了解,《聖經》的核心重點是,耶穌或上帝的道理,是泛指地球上所有的道理,不是只針對宗教的道理。
一個醫生就要遵守醫學所有的道理,一個商人就要遵守商業所有的道理,證券從業人員就要遵守一切股市的道理,還要繼續研發人世間一切的道理
道理,是用來實踐的,不是用來附庸風雅的;附庸風雅道理的人,幾乎都是歷史上的人間敗類,因此,許多教宗都是人權敗類,因為他沒有辦法實踐道理。耶穌表示,遵守道理的人才能與上帝同在。換句話說,人類只要違背道理,就遠離上帝;說到做不到,也是一種違背。
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組織都一樣,守道理的人多,就越昌盛;無法遵守道理、不守信用、說到做不到的組織或國家,滅亡速度比較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