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貝啟迪94
1. 西方的修道院制度是以人們脫離社會為基礎,但是在西方很少看到東方修道院那樣棄絕生活中的一切,在身心兩方面那樣的禁欲、蔑視一切世俗的事物。
2. 自從班尼迪克特教團於六世紀建立以來,西方修道院生活不但不憎惡自然、自然的衝動、和自然互相依賴的關係,而且還加以接受;但這種接受是有紀律的。
3. 西方的修道院運動,是班尼迪克特在義大利的卡西諾建立,他出身微賤,在年輕時到羅馬學哲學和神學,然後前往蘇比雅科孤獨的冥想,他設立「教規」指導教團的秩序,也指導其他教團。
4. 「教規」:我們必須建立一所上帝的服務學校,我們不希望規定任何嚴苛或麻煩的事;但是假如為了改正惡劣的習慣,或是為了保持寬恕,而定了若干嚴格的規定,不要感到驚慌。得救之門,必然是狹窄的。但是在修道生活中,愛心將擴大。
5. 班尼迪克特教團最後到了卡西諾山,建立修道院社群,此一社群不斷的擴大,並且成為世界其他修道院的典範。最重要的是,修道院重視工作,無論是勞力或勞心的工作都受到重視,當他們憑著自己的雙手工作而生活時,他們才是真正的修士。
6. 班尼迪克特說:懶惰,是靈魂的敵人。教友們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從事工作,而在其餘的時間從事於神聖的閱讀。他在「教規」中按照季節的變換,詳細規定每一種工作的時間。班尼迪克特非常重視個人的技能,但審慎的規定必須謙恭。
7. 修道院的生活雖然是隱居的生活,但是並未與人類世界完全隔絕,在任何時代,人們對他都表示尊敬。班尼迪克特主張僧侶們應該有充分的歇息,事實上並不硬性規定勞力的工作。但是他極力鼓勵工作、祈禱、治學或修道院的商業事物等勞心的工作相互調劑。
8. 班尼迪克特建議,只要有節制,可以吃某些食物及飲酒;他認為,故意使身心飢餓,與暴飲暴食一樣,都是不對的。他們也熱情接待遊客。
9. 東方的修道人,常把他們的身體當作敵人,用齋戒、徹夜不眠、襤褸衣著、鐵鍊……等使他們筋疲力竭,而不顧一切的禁欲。但班尼迪克特認為,身體應該受到人道的待遇,才能使它成為靈魂的好僕人,身體是靈魂的一部份,人們應該善待身體的每一部份,而使整個組織能夠和諧的發展。
10. 任何一種社會,無論它是多麼小,或者內部意見多麼一致,假如不以一些禁令、要求及各種處罰的方式來建立一些權力結構,它將不能夠存在很久。
11. 班尼迪克特的「教條」完全沒有威逼或強迫的意味,他相信,不僅是表面上的服從,個人應該有一個深切的願望,要使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功能上和道德上,都符合修道院生活的要求,只是要求教友們能符合緘默的精神,鼓勵內心的觀察和冥想;不主張貧窮,但是要符合節儉的精神。
12. 「教規」:最重要的是,要妥善照顧那些生病的人,就像侍奉基督一樣。因為基督說,為最卑微的人做一點事,就是侍奉我。
13. 「教規」:任何一件事,即使是為了最好的目的,在進行時必須有節制,不可狂熱,因為在歷史上,狂熱的做一件事,往往會使一件好事變成一件壞事。
14. 班尼迪克特認為,對於自然的敬重,無異是崇拜上帝的一種方式。
15. 李鈞震:班尼迪克特教團的生活模式與精神,是現代頂尖大學的基本模式。無法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最主要的原因都是校長與教授們缺乏班尼迪克特的精神素養。
參考資料:彭明敏與孫中山(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