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論黨派

培根啟迪11
G.F.Haendel - Watermusic (PART III)
李鈞震5.15.2008
1.     很多人都認為,領導者在做事的時候其決策的要點都是要兼顧各個黨派利益,其實這種看法不夠明智;治國與做大事的最高明之處是在於有了總體部署之後,使各黨派的人士都不得不擁護與贊成。
2.     那些出身高貴而本身的勢力又非常強大的人,最好能保持一種不偏不倚的中立。就算是出入仕途而不得不依附黨派,也要採取合適的態度,使自己成為本黨派中最能與其他黨派所容忍的人。
3.     凡是勢力弱小的黨派都比較團結,那些堅韌不拔的少數黨派,往往把平庸的多數黨派搞垮,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黨派之爭中的一派倒台之後,勝利的一方就會自行分裂。例如羅馬的貴族派結成一黨,與龐培和凱撒抗衡,當貴族派倒台之後,凱撒和龐培很快就分道揚鑣了。
4.     有些黨派瓦解以後,許多次要的黨員往往躍升為主要的人物,也有一些人成為沒有價值的廢物而被遺棄。最擅於與人鬥爭的人,一旦對手被消滅了,自己也就沒有價值了,這就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
5.     很多人靠黨派功成名就之後,就會與本黨派的對立黨派串通。他們多半想:既然已經有一個黨派屬於自己了,那麼,為什麼不趁此機會多收買一個新黨派呢?在黨派鬥爭中,叛黨的人往往能夠從中獲得好處。
6.     在兩個黨派的鬥爭中,保持中立的人未必就是與世無爭,有時也是出於自私,為的是好坐收漁翁之利。
7.     黨派或社團如果沒有長遠又具體的奮鬥目標與理想,那組織勢力的擴大只是短期的,組織中所有的人都只是為了私利而暫時結合。如果黨派組織是學習型組織,每個成員都不停地在求知求學,那麼組織的實力就會愈來愈龐大。黨派的鬥爭長期而言都是以知識多寡的累積來分勝負。
8.     凡是不支持追討政黨的不正義資產,不支持人民有追求獨立的權利,不支持寫不出國際學術論文的教授一定要退休,那個政黨一定會瓦解。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