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讓病態的社會健康起來

現代與社3
李鈞震1.13.2008
1.涂爾幹主張,個人會受到個人所居住的「社會條件」重大影響,每一個社會都有他自己的生態、生活模式與發展。社會,透過一系列道德義務,來約束個人,「義務」是透過教育而獲得的觀念。
2.爾幹認為,個人因為害怕被社會懲罰,所以會遵守社會規範;也有個人因為認同社會規範的價值與崇高,也就是遵行這些規範乃是合理的。社會,對於個人有一種道德上的迫力,這是一種善意的迫力。
3.涂爾幹認為,人類其實具有雙面性,我們的「感官」傾向以自我為中心,我們的感官非但不是來自於社會,甚至是反社會。另外一方面,人的「理性」會思考如何與社會互動,會思考道德行動。
4.涂爾幹認為,社會的道德與規範,必須能讓我們免受到奴役,才能稱我們得到了自由
5.涂爾幹認為,隨著分工的複雜化,相互依賴的市場也必然擴張,這個趨勢的後果之一是都市化,因為就業人口全部湧入都市尋找機會,個人逐漸脫離傳統社會結構。而經濟學家必然會忽視,社會結構破壞之後的社會現象,包括不適應新環境的精神面反應與犯罪率的提升。
6.涂爾幹認為,促成現代社會發生變遷的,並不單是「經濟轉型」本身,也包含複雜的分工引起「人口密度增加」,所衍生的各種問題。
7.涂爾幹認為,只有個人的道德能力成長,才能避免過分複雜「分工社會」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社會就像生物一樣,也會處於不健康的狀態,也會有病態。
8.社會當中的毎一個人,如果都具有專業素養、終身學習的習慣,熱衷於運動、藝術、社團活動的參與,那麼整體社會文化素質,就會提升;若加上農業、工業、商業、文化,不同產業的均衡發展,個人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社會就會趨於健康。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