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1
李鈞震 2007/11/10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1 F major BWV 1046 Abbado
「金剛波若波羅蜜經」意思就是,一部會讓人產生「堅強有智慧」的經典。這部經典能使學習者的智慧到達另一個層次的境界。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阿難,他是釋迦牟尼的學生,他說:
我曾經聽說,有一段時間大師(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的「祇樹收容所」對一大群學生講道,人數超過一千兩百五十人。那個時候,大師在吃飯的時間,穿好衣服,拿著碗,到舍衛城(打零工)討生活,回到住的地方吃飯,吃完了收拾碗跟衣服,把腳洗乾淨,就坐在講台上,準備講道。
李鈞震:釋迦牟尼大師,生活在距今兩千七百年前左右的印度,當時社會盛行的信仰是印度教,印度教施行「種姓制度」,嚴格地區分「貴族、修行者、平民跟奴隸」四個社會階層的封建制度,釋迦牟尼大師的一生,為了打破這個階級制度,努力奮戰到死,他強調所有的人都應該是平等的;他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也要求自立更生,不依賴別人。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當大師準備講道的時候,大門徒須菩提,從眾人當中起立,很恭敬地向大師說:「世界上少有人像大師這樣學術境界超高、思想自由自在,卻這樣細心教育學生,耐心叮嚀學生;學生想請教大師,不論男女,有好學生下定決心要努力向學,成為智慧高超的專家,那應該怎樣去實踐?怎樣控制住自己情緒跟意志呢?」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釋迦牟尼說:「你問得很好!很好!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我有很多的思想理論,很想好好地傳授給學生,你現在仔細地聽,我要針對你所問的問題來解釋。
不論男女,凡是好學的人,下定決心要努力向學,成為智慧高超的專家,那應該怎樣去實踐?要怎樣控制住自己情緒跟意志?我將開始解釋這件事。」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須菩提說:「老師請說,我將好好地聽。」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釋迦牟尼說:「立志向學的學生,首先要先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意志,(要控制住情緒跟意志必須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世上每個人的本質都不太一樣,但是世人,大致可分成幾類:
1.
有些人像「卵生」的動物。(意思就是指他們生活模式像鳥類的生態,突然之間就飛起來,突然之間就落下來;這種人,比較沒有定性,做事情容易衝動又半途而廢。)
2.
有些人像「胎生」的動物。(意思就是他們的生活模式或習慣,像狗或豬之類的哺乳動物個性,一生下來就有些特定的習慣,這樣的人有固定的特質,從小到大都一樣,這種人在學習過程中,一直有自己的個人偏好,固守生活的慣性不改。俗語說:牛牽到京城,還是牛。)
3.
有些人像「濕生」的動物。(有的人個性或習性像魚類的生態,例如說他們學習事情,會沉溺到廢寢忘食、狂熱忘我的狀態,他們常常不清楚理論與實際的差距。)
4.
有些人像「化生」的動物。(就是像會蛻變的昆蟲,他們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很大不同的喜好,好像蝴蝶跟毛毛蟲差別那樣大,有些人小時候的興趣跟長大之後的興趣會截然不同。)
5.
有些人的特質叫做「有色」。(意思是說他們的個性,是依據「感官的刺激」來決定學習的動力。人的感官,主要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
6.
有些人的特色叫做「無色」。(意思是說任何的刺激,都無法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或比較缺乏奮鬥目標。個性無色,理解力比較慢,做事不積極。)
7.
還有些人叫做「有想」。(好像在思考卻不是真的在思考,意思是說他對事情總是「顧慮太多」,重點總是沒有掌握住,以至於綁手綁腳,錯失良機,而把事情搞砸。)
8.
還有一種人叫做「無想」。(這種人做事情總是不想細節,粗枝大葉,他從來不肯動腦筋仔細去思考事情的前因後果,永遠也不知道事情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無想」的人,是凡事都不干己的人生觀。)
9.
有一種人的特色就做「非有想」。(這種人不管看到甚麼事情都不順眼,總是抱持負面、否定的態度,為反對而反對;這種人會動腦筋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卻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10.
還有一種人叫做「非無想」。(對任何資訊都沒興趣,也不會引起他任何思考,或刺激他任何的想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別的一些「個性」,它可能使我們在某些領域上的學習顯露天分,同時也可能讓我們在某些領域的學習,顯得不容易開竅。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釋迦牟尼接著說:「這十種人,各有不同的學習風格跟界限,不論哪一種特質的學生,我都有辦法教育他們、開發他們的潛能,這樣講好像所有的人都有辦法造就,但是說實在,人有一些自己的責任,自己不努力突破的話,就沒人可以完全突破學習障礙。
須菩提,我告訴你,一個學生,不管他的本質特性是甚麼,他如果有四種『思想框架』,就會限制住他的發展潛力,他就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專業人才。」
李鈞震:人類基本上有哪四種思想框架(意識形態)呢?
第一、
我相:凡事「自私自利」的習慣性思考,這樣的人學習任何事物,總是先考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欲望。不能滿足他的欲望的事物,他就無法接受那個智慧。
第二、
人相:容易受別人的影響而改變學習態度,這個人的思考邏輯就是,不論是老師、朋友或父母,任何人對他講話,都會影響他的學習情緒跟意志。耳根子很軟,騎驢進城的人。
偶像崇拜,也是一種人相,容易盲目的相信某些人所講的話;特別厭惡某一種人,也是一種人相。這很容易會讓人產生「因人而廢言」的情況。
第三、眾生相:他很容易受到社會主流價值或族群意識的影響,來改變他的學習意志跟情緒。他的學習一直是跟著流行跑而改變,這種人也容易受大眾傳播媒體影響,或是職業族群的影響。重男輕女、男主外女主內……都是某一時期的「眾生相」。
第四、壽者相:這是從年齡層而產生出來的集體意識形態,例如二十歲年齡層的想法,跟四十歲年齡層的想法就不一樣。或者是「族群的思想觀念」也會影響他,例如律師族群、演藝人員族群,他們都有共通的思考邏輯,六十歲年齡層的人也有六十歲共同的思考邏輯。
壽者相也指某些特定族群或階級,有其特別的生活態度,例如「嘻皮」、「重機族」、「基督徒」……他們有他們特殊的生活習慣與意識型態。
壽者相也是一種階級意識,例如軍隊當中不同的軍階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小兵對上校有一種看法,上校對小兵有一種看法,無論是上對下或下對上都有一種階級意識,對不對?階級意識如果沒有辦法打破,社會的階級就不容易產生流動性,那麼社會就不容易有突破性的發展。
台灣絕大部分的佛教徒或出家人,大部分都把「壽者相」解釋為「人類追求長壽的一種生活態度」,而且偏向負面的看法,這是天大的誤解。人類追求長壽是一個完全健康的基本生活態度。
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被這四種框架,限制住他的學習發展,人如果能打破這種框架的限制,他才會有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以及廣大的想像空間與創造力。
有權力慾望的獨裁者,會運用這四種框架,造成充滿特權與奴隸二極化的社會;政治家則會盡力打破這四個框架,創造有能力者都可以翻身的多元社會。
選舉時,政客會利用這四種相,試圖操控選票,例如:賄選,就是滿足「我相」;利用名嘴或名人廣告代言,就是運用「人相」;打族群牌、醫師團體等,就是利用「眾生相」;利用不同年齡層的人,來打動不同年齡層,就是運用「壽者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