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重視前輩們的智慧 人品

論語為政2
李鈞震1.17.2008
孔大師上課與同學討論,領導者應具備的「德」,也就是專業素養,包含專業知識與修養。其中,基本修養是要「了解不同人的思想與需要」,孔大師舉例說明。
孟懿子問孔大師怎樣才能做到「孝」,孔大師說:「不要違背社會規範」。
見完面之後,孔大師的秘書樊遲,駕著馬車載孔子回家。
在車上,孔大師對樊遲機會教育,說:「剛剛那位孟部長問我,怎樣才能做到孝,我說,不要違背社會規範。」
樊遲就說:那是什麼意思啊!」
孔大師說:「長輩活著時候,要用『禮』來對待他們。禮,就是遵守大眾目前的生活規範。
過世的時候,下葬也要用禮;每年紀念祭拜的時候,也要用禮。」
孔大師是魯國當時的大學者,是各個政要的智庫、顧問,孟懿子是世襲的貴族,擔任部長的職務。
就孟懿子個人,孔大師認為,他的角色應該成為百姓的表率,遵守憲法、遵守社會規範,才能夠穩定社會。
政治人物所有的言行,都會影響社會民心士氣,所以,不要藉機做秀,故作清廉或過分奢華,只要一切遵照法治、社會道德規範,這樣子就是「孝」。
孔大師再舉第二個例子,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他將來也要世襲繼承孟懿子的權位,他也來請教孔子,怎樣做到孝。
孔大師針對孟武伯的社會地位、智商、年齡、思想、未來,以及他個人人性弱點予以補正,告訴他:
「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種憂愁擔心,你要去體會這種心境。」
孔大師的意思是要孟武伯體會,要作到「孝」,就要作到知恩圖報。
孔大師的意思是,領導者一定要了解所有人的狀況,給予恰當的幫助。再舉第三個例子。
子游也曾經問孔大師怎麼樣作到孝。
孔大師說:「今天很多人講到孝,就是說能夠讓家族長輩有飯吃,其實,我們養一隻狗、養一匹馬也要給牠吃飽;
人如果不重視前輩們的智慧、人品,那麼,對長輩跟養一隻狗有什麼差別?
子游的弱點是什麼呢?
孔大師又舉第四個例子。
子夏也曾經問孔大師怎麼樣才算作到孝
孔大師說:「要作到態度好,不容易。長輩有事情,子孫幫他做,有食物,先讓長輩吃,這樣就算孝嗎?
子夏的弱點是什麼呢?
「孝」不是只對父母,而是對所有的長輩、先聖先賢,是否都重視他們的學養? 態度好嗎? 知道感恩圖報嗎?
孔大師也是順便告訴年輕的學者,你們將來也會當人家的長輩,你們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和人品修養,值得子孫尊敬? 值得晚輩感恩?

【原文】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解釋】
(1)無違:依據孔子與樊遲的對話,他的意思是「無違禮」。禮,是周朝的社會公約,現代來看,就是不要違背社會規範、不要違背憲法。
(2)生,事之以禮:長輩活著時候,要用禮來對待他們,遵守大眾目前的生活規範。
(3)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過世的時候,下葬也要用禮;每年紀念祭拜的時候,也要用禮。在獨裁統治時代,政治人物到慈湖向蔣中正謁靈是禮;民主時代,政治人物哀悼政治受難者,是禮。
(4)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種憂愁擔心,你要去體會這種心境。
(5)能養有飯吃。
(6)不敬,何以別乎人如果不重視前輩們的智慧、人品,那麼,孝敬長輩跟養一隻狗有什麼差別。

(7)色難要作到態度好,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