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君子 不重則不威

論語學而2
J. S. Bach Concerto for Two Violins
李鈞震1.13.2008
孔大師與一群年輕學者討論「學問」的本質跟範圍。
孔大師對有子、曾子的發言作以下整理:「一個學者要發揚傳統學術,也要提拔後進,說話謹慎,非常有信用,追求公義和社會福利,並能把握核心價值來創作發揮,如果對以上的事情都能夠輕鬆自如地做到,那就再加強學習語文的精妙和傳播能力。」
年輕學者子夏,對於之前孔大師所說的「巧言令色」,有不同層次的看法。
子夏:「有能力的人,擅於針對不同場合、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例如,照顧父母能夠盡力,搭配領導者也能夠提供全部的專業能力,跟朋友交往說到做到,這個人縱使說沒有說在求學,我也認為他很有學問。」
子夏的看法就是,每個人的身分都是多重的,他在社會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複雜的,如果一個人可以把每一種身分、本分做得好,這相當不簡單,當然可以算有學問的人。學問,包含修養與知識。
孔大師接著說:「一個領導人,如果不自重、自我要求不嚴格,那麼,就不會有強大的影響力,可見他的學問也必定也是不穩固的。對一個領導人來講,自我要求的重點在哪裡呢? 對於自己的責任,有沒有盡心盡力做好;對於自己所說的話,能不能全部兌現?這樣的領導人,他會認為自己所交的朋友,都非常有才華,不比自己差;自己犯錯,也不會不好意思不去改過。」
孔大師強調的是,每個人都要有非常敬業的態度,而且一旦說出口就必須要兌現。有地位的人,往往開始產生階級意識,會看不起以前的朋友,會驕傲自大;對於自己施政上的過失,往往不喜歡別人指責,容易惱羞成怒,做錯了,死不承認也不願意改。
另外一個年輕學者曾子說:「這樣子,領導人應該要深謀遠慮,眼光也要放得很遠、追求長遠發展,所以要很慎重思考未來的問題。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領導人,那麼,百姓的品德與專業能力,就會慢慢地提升、厚實。」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1),出則弟(2),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3)。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6),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曾子曰:「慎終追遠(7),民德歸厚矣。」
【解釋】
(1)  繼承先聖先賢的學問與精神。
(2)  提拔新人
(3)  新,革新、創新力。
(4)  核心、重點。
(5)  語文能力、傳播能力。
(6)賢賢易色  第一個「賢」,有能力的人。第二個「賢」:擅長。易色:角色扮演。
(7)致其身  一身的專業知識、本領全都貢獻出來。
(8)  自重,自我要求嚴格。
(9)  威力、影響力。
(10)慎終追遠  終,未來的結局。遠,長久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