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kner - Symphony n°3 - Dresden / Szell
徐弘毅2015.12.31.
唯物辯證法 ( Materialist
Dialectics ),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是由馬克思首先提出,經其他馬克思主義者(比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發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觀、 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
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是世界存在的兩個總的基本特徵,從不同側面揭示了這兩個基本特徵的內涵和外延;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
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的進程由心靈「正、反、合」的「對反、重複、超越」原則支配,這是辯證法。
費爾巴哈則提出「唯物質才是真實」的世界觀,這是唯物主義。馬克思結合黑格爾、費爾巴克的學說而創造出「唯物辯證法」,試圖回答的問題是「世界的存在狀態問題」。
唯物辯證法用「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觀點看待世界和歷史,認為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會變動、變化的),認為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反對以片面或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之間的「聯繫」很重要,必須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聯繫,就是指規律、法則與慣性,有共通點、相似點與互補點,或有因果關係。
聯繫的客觀性:聯繫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客觀真實),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事物的聯繫,可以分為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而自在事物的種種聯繫,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存在,而人為事物是人類實踐的產物,形成之後便獨立於人的主觀意識而客觀存在。
聯繫的普遍性:聯繫,包括橫向的與周圍事物的聯繫,也包括縱向的與歷史未來的聯繫,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及其內部各要素、部分、環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在著相對獨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區別,而相對獨立地存在。
聯繫的多樣性:從大的方面說,聯繫可分為內部聯繫和外部聯繫、本質聯繫和非本質聯繫、必然聯繫和偶然聯繫、主要聯繫和次要聯繫、直接聯繫和間接聯繫,等等。 在實踐中,注重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對立與統一)是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 所謂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係」;矛盾的雙方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一個過程,過程是由狀態組成的;世界上沒有永恆的事物,有生必有滅;舊事物滅亡的同時,就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
唯物辯證法認為:所謂發展,是指事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趨勢,實質上也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一個事物的發展,往往是一個「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進、循環往複式上升的過程,而一個個有限的過程,就組成了無限發展的世界。換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恆發展的「過程」的集合體。
唯物辯證法認為: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規律,具有客觀性、穩定性、可重複性和普遍性。
換言之,規律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既不能被人創造,也不能被人消滅,只要條件具備就一定要發生作用,所以必須尊重規律。
辯證法也強調,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
其一,在認識世界時,由於規律隱藏在事物的內部,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透過現象、把握規律。
其二,在改造世界時,也要依靠主觀能動性,根據實踐的目的、因勢利導地改變規律賴以起作用的條件,從而引導規律起作用的具體方式。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有三條,1.對立統一規律(矛盾的規律)、2.質量互變規律、3.否定之否定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狀態。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矛盾組合而成(例如,有光就有影,有正就有負,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正電荷和負電荷,等等)。 矛盾著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從而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因此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以上的原理,在愛因斯坦的「量子力學」裡,講得更細膩清楚百倍,馬克斯思想顯得相對粗糙。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屬性具有質和量兩個屬性。量,是指衡量事物處在的某種狀態的數量或具體形式;質,是指事物的性質或本質。量變,是事物連續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在數量上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的變化,是一種飛躍,往往表現為突變。
質量互變規律,即從量變到質變,是說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種性質變化到另一種性質的過程中,總是由微小的變化(即量變)慢慢積累開始,當這種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事物由一個性質變化到另一個性質(即質變)。 以上的原理,在「量子力學」的裡,講得更細膩清楚百倍,馬克斯思想顯得相對粗糙。
量變,是質變的準備,沒有量變就不會發生質變;經過質變,在新質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推動事物無限地發展下去。 因此說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狀態。
一個人聽到新的資訊,他開始有一些改變,這是開始資訊的量變;他不斷地接收同一類型的新資訊,理解與思想新資訊,最後,他推翻原本的想法,產生新觀念,這就是觀念上的質變;獲得新資訊的少數人,將他們的看法表達出去,逐漸地,新資訊傳播擴散開來,愈來愈多人接收到新資訊,變成主流觀念,這就是社會的質變。
社會價值觀改變以後,個人社會化,將社會的主流意見變成自己的意見,這就是量變轉為質變。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得每一個受教育的人產生質變,也使社會產生量變,因此教育對國家與社會的影響非常大。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原理」,來自黑格爾的「正-反-合」三階段論:「正」態事物由於內部矛盾的發展,會過渡到反面,成為「反」階段,這是第一個否定;由反階段再過渡到它的反面,是為否定之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後,事物顯然回到「正」態。
「正-反-合」三階段論,也可以用物理學的波動理論來解釋,一個周波包含波峰與波谷,正就是波峰,反就是波谷,合就是進入下一個周波。為什麼波不筆直前進,而要上下波動中前進?因為依據牛頓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的定律,粒子筆直前進的阻力最大。
往前衝的粒子必須與阻力妥協,妥協就是前半周期,往前進的力量與阻礙的力量對抗後變成往上攀升,攀升到最高點,開始往下墜,變成另一種往前的力量與阻礙的力量之間的對抗,下墜到最低點,再往上攀升,回到原本的高度,重新一個周期;這種移動過程最省力,因此是自然界的常態。純哲學思想,經常遠不如科學思想來的細膩與精確。
「正-反-合」也是對立的兩方互相妥協,資本家和勞工是階級對立,經由勞工的抗爭、表達意見,雙方從對立進入妥協,達成雙贏的共識,這就是「正-反-合」。
兩黨政治要達到和諧,也是先從政黨惡鬥、競爭開始,彼此發表各自論述、互相攻擊,然後才能夠從正方意見與反方意見中,找到共通點去執行,這就是合。
教育,也是正反合的過程。《交響情人夢》的主角千秋是一個保守、謹慎的貴族,一次飛機意外,就嚇得他沒有辦法再坐飛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校長請一位大師來帶領他,大師教他當放牛班學生的指揮,又帶他去銀座酒店喝酒、跟小姐划酒拳,打破千秋原本的生活與思想慣性,讓他個性改變,變得比較活潑。千秋受訓後,出現一種新的平衡狀態,克服心理障礙,這個新的狀態讓他可以邁向國際指揮之路,這就是「正-反-合」。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連著一個過程的,過程的更替要通過否定來實現。 在事物發展的長鏈條中,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表現為一個週期。 因此說,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
否定之否定後的狀態,並不是原有的肯定的狀態,而是一種更上層樓後的「揚棄」。 列寧說:彷彿是舊東西在高級基礎上的回覆,是「內容的前進、形式的復歸」。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道路卻是迂迴曲折的,之所以說總趨勢是前進的,正是因為「否定」,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礎上再發展,是集中了前兩個階段的積極成果後的更加完善。
而之所以說發展是曲折的,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是事物內部矛盾鬥爭推動的。例如,種子到果實再到種子,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唯物辯證法的五對基本範疇是:1.現象和本質、2.內容和形式、3.原因和結果、4.可能性和現實性、5.偶然性和必然性。
唯物辯證法認為: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慣性)和內在聯繫(慣性)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或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
現象和本質是一對辯證統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是表面的、具體的、和易逝多變的,往往靠感官即能感知;本質則是隱藏在事物的內部的、是事物一般的共同的方面、而且是相對穩定的,它往往只能依靠抽象思維來把握。
例如,誰都可能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但要揭示這個現象的本質(萬有引力定律)則需要理性分析和思考。
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現象離不開本質,任何現象都由本質所決定的,都是本質的某種表現(例如,真相從正面直接地表現著本質,假相則從反面歪曲地表現著本質);同時,本質也不可能離開現象而單獨存在,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種或多種現象表現出來。
因此,人們認識事物,總是通過對現象的分析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質,這個分析研究的過程常常被概括為「去蕪存菁」的過程。
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內在要素,和它們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的一對範疇。內容,是事物內在要素的總和;形式,指內在要素的組織和結構。事物總是具有一定的內容和形式。
內容和形式是對立的:內容,不同於形式。
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其一,內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沒有內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沒有形式的內容是一堆要素。
其二,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於內容,或說服務於內容;因為當形式適合內容時,就促進內容發展,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就阻礙內容發展。不講究實際效果的形式被稱為,形式主義 。
其三,內容和形式的區分是相對的、也是複雜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納或表現不同的內容,同一內容也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舊形式可以服務於新內容,舊內容可以採用新形式。
現象和本質與形式和內容的區別是:現象,反映本質是一種必然的自發;形式表現內容,則可以人為選擇。
流行歌曲是形式,反映的是人們內心真正的想法。閩南語流行歌曲經常有的主題是愛家庭、為家庭奮鬥,或者男子漢要堅強打拚,以及面對種種社會現實的痛苦,被社會歧視、愛情不順、離鄉背井,安慰自己要想開一點,繼續奮鬥。國語流行歌曲的絕大多數主題是愛情,追求愛情的喜悅或失戀的痛苦,這一群人生物慾望比較強。
中國的戲劇,平劇、京劇、豫劇,不同的劇本,曲調形式都一樣,只是台詞不同;西方的歌劇,每齣戲的曲風都不一樣,而且變化很大。為什麼?因為中國三千年來的社會組織就是科舉制度與農業社會,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在死背四書五經與八股文,農業社會則是封閉、進步緩慢的社會,因此,音樂與戲劇的表現比較呆板、僵化。黃榮村擔任教育部長時期,我擔任遠見雜誌教育特刊主文的撰文者,對中國歷史有很多的研究。
歐洲社會則不同,十字軍東征與航海貿易,帶來各地的多元文化,中產階級與資本家有閒錢可以投資藝術,作為生活娛樂,因此,各界人才都投入音樂、繪畫、戲劇,再加上歐洲境內各領域的衝突,宗教改革、宗教與政治的鬥爭、文學與科學的革命,社會的變動衝擊藝術家的思想,使得藝術的形式大舉突破。
到現在中國的音樂都比不上巴洛克時代的音樂,為什麼?因為中國讀書人的想法是,藝術是玩物喪志,並且傳統中國沒有發展商業,沒有大商人資助藝術發展,而且中國長期處在專制獨裁的狀態。
然而,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富有的商人願意投資藝術,他們發現要與宗教權貴或政治權貴交往,必須有一群藝術家當後援,為他們製作精美的雕塑、繪畫、音樂、文學、戲劇、服裝、建築,作為贈品與社會地位的象徵 ; 另一方面他們也喜歡藝術,自己願意學習藝術,也聘請藝術家擔任子女的教師,因此,藝術就愈來愈普及、通俗、大眾化。
並且,知識分子不斷地用他們的知識對抗權貴階級,發動一次又一次的宗教革命、政治改革、科學革命、文學革命、工業革命,無數次的階級鬥爭,深深影響著藝術家,音樂家也跟著不斷地突破革新,從宗教音樂進入到巴洛克音樂,再到古典樂派,浪漫樂派,國民樂派……。
形式會影響內容,西方活潑的藝術反過來刺激權貴階級、知識分子、中產階級與社會大眾的行為,使得社會變革速度愈來愈快,於是歐洲與美國的社會文化很快地就超前中國一千年。中國現在還是只能寫後宮甄環傳這種戲劇,但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卻能推出無限類型與主題的戲劇與音樂,由此可以看出東方與西方文化的深度與廣度落差,就好像北極星到地球那麼遙遠。
唯物辯證法認為:原因和結果是揭示,客觀世界中普遍聯繫(慣性)著的事物,具有先後相繼、彼此制約的一對範疇。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於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有原因必會造成某種結果(或影響),有結果又必來源於某種原因。
一般來講,原因在前,結果在後;同一個現象,依據不同的條件,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結果,前一個原因的結果,也可能是後一個結果的原因;同時,一個原因可以引起幾個結果,一個結果也往往由幾個原因所引起。
原因和結果是對立的:因果倒置,在邏輯推理或實踐試驗中,都會引起混亂或危害。
原因和結果是統一的:其一,原因和結果相互依存,既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其二,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一般有兩種情形:第一,同一現象,相對於它所引起的現象而言,是原因,相對於引起它的現象而言,則轉化成了結果。
第二,原因和結果可以相互作用,不僅原因可以作用於結果,而且結果也可以反作用於新的原因(例如電路設計中的反饋系統)。
唯物辯證法認為: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由可能向現實轉化過程的一對範疇。可能性,指事物包含的種種可能的發展趨勢。現實性,指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即實際存在的事物和過程。
由於事物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複雜性,事物往往包含相互矛盾的幾種可能性。但是只有一種可能性在內外條件齊備的情況下,轉化為現實;其他的可能性,在矛盾的鬥爭中,被克服而沒有成為現實。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對立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現實,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統一的:其一,可能性和現實性相互依存,可能性的根據存在於現實性之中;現實性是由可能性發展而來的。
其二,可能性和現實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現實,另一方面,轉化為現實性也意味著出現了新的可能性。
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中,儘管客觀事物和客觀條件是基礎,但主觀能動性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
唯物辯證法認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一對範疇。事物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的趨勢是必然性;事物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或可能以多種多樣的不同方式出現的趨勢是偶然性。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對立的:其一,兩者地位不同,必然性居於決定地位,偶然性居於從屬地位。
其二,兩者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
其三,兩者作用不同,必然性決定事物發展的基本方向,偶然性則使事物發展過程變得豐富多樣(或說不好預料)。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統一的:其一,必然性不能離開偶然性,一切必然性終歸要以某種偶然性的形式表現出來。
其二,偶然性也不能離開必然性,一切偶然性都受必然性的制約,也總是以某種形式表現著相應的必然性。
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一定條件下為必然的東西,在另外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偶然;反之亦然。
電影《星際大戰》安納金,本來是歐比王、尤達挑選培養來對抗黑暗勢力西斯大帝的絕地武士,結果他卻墮落變成西斯大帝的黑武士,他消滅了所有的絕地武士,這是必然還是偶然的?
首先要看他墮落的原因是什麼,安納金一直有個弱點,就是感情用事,歐比王、尤達提醒他這一點,他一直反抗,他並不在意這個問題,這個弱點導致他因為太愛自己的太太、怕自己的太太死掉,而被西斯大帝煽動,成為黑暗勢力的一份子,毀滅了銀河共和國,害死全部的絕地武士。安納金弱點沒有克服,身心尚未成熟就獲得權力,他必然會闖禍。
日本文學名著《里見八犬》有一個歷史關鍵人物親兵衛,他是半邪半正的人,不確定他是會站在黑暗社會那一邊,還是對抗黑暗社會的姬公主那一邊,結果他站對邊了,他幫助姬公主和其他七犬打敗黑暗的權貴階級,這是必然還是偶然?
親兵衛有一個優點,他知道內心有一個邪惡的聲音在召喚他,不停地對抗那個邪惡的聲音與意念,所以,他視理智為最重要的,將克服慾望視為第一要務,他代表的是「仁」。
「仁」是什麼意思?一般的解釋是慈愛,但是在《里見八犬》中,親兵衛並不慈愛,相反地,他常常為了對抗自己的弱點而痛苦暴怒,所以,《里見八犬》的作者曲亭馬琴定義的「仁」,是指對抗個人與社會的邪惡、不正義,也就是做人的核心重點。親兵衛雖然有缺點,但是他一直在克服自己的弱點,所以,他一定會朝向善的方向走,並且也會使歷史朝向善的方向走,這是必然的。
親兵衛的狀況很像基督教的開創者聖保羅。聖保羅本來幫猶太權貴迫害耶穌的門徒,他後來卻倒過來幫耶穌平反,對抗猶太教權貴階級,這是必然還是偶然?我們要看保羅的人生觀。
聖保羅在聖經書信中說,他喜歡神的律(上帝的道理),但是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生物慾望),他心中的二個律交戰。
保羅生命的重點在追求道理,並且為了實踐道理、體會道理,努力地對抗個人的弱點與生物慾望;他個人是猶太教最嚴格的教派,又精通希臘哲學與羅馬的法律學,加上他對真理追求熱情。因此,當他聽到耶穌的登山寶訓,他掙扎之後,就下定決心放棄一切,站在耶穌那一邊,對抗猶太權貴階級。所以,以他的知識與志向,他會轉向耶穌是必然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體(單一個體),而任何一對具有哲學意義的矛盾,也都可以看作是一個辯證範疇。 除了上述五個基本辯證範疇,比較重要的辯證範疇還有整體和部分,個性和共性,相對和絕對,等等。以上理論,跟中國的太極、陰陽學說,差不多。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是一對辯證統一:整體和部分是對立的:整體不同部分,部分組成整體,整體包括部分,部分又從屬於整體。
整體和部分是統一的:其一,整體和部分的互相包含,不僅整體包含部分、部分蘊涵整體,部分也常常是具體而微的整體。
其二,整體和部分的互相轉化,各種分解、分化、分裂、解體中都有部分轉化為整體的過程,而各種融合、兼併、整合、整體化中又都有整體轉化為部分的過程。
其三,整體是部分的有機結合,不一定等於部分之和——例如,在不同條件下,整體的功能也可能大於、等於或小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整體還可能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唯物辯證法認為,個性和共性是一對辯證統一:個性和共性是對立的:個性,即指個別的東西的屬性(不僅有它所獨具的屬性,也有它與同類個體所共有的屬性)。 共性,是一類事物共同的屬性,是由部分個性組成的。
個性和共性是統一的:其一,個性和共性互相包含,個性包含共性(當然還包含其特性),共性也包含個性(更確切地說,是包含了部分個性),不能設想有任何兩個事物是絕對不同的或者是絕對相同的。
其二,個性和共性(特殊性與普遍性)可以相互轉化,例如,個性相對於更低層次的個體來說,可以成為共性;共性相對於更高層次的共性來說,也可以成為個性;又如,在同一關係中個性的交集,可以成為共性。
人們通過對個別東西的認識,從而歸納概括出共性(普遍性)的認識,而只有共性認識,才能大規模的指導實踐。
相對和絕對,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辯證範疇,也可以看作是個性和共性這對範疇的延伸。 相對就是有對、有條件、有限,絕對就是無對、無條件、無限。 但相對與絕對的區別本身又是相對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相對和絕對是一對辯證統一:相對和絕對是對立的:相對和絕對概念不同,在特定的條件下互相排斥。
相對和絕對是統一的:兩者不可分割,相對依存於絕對,絕對依存相對;兩者互相包容的,相對性蘊涵絕對性,絕對性蘊涵相對性,相對的東西包含絕對的東西,絕對的東西包含相對的東西;兩者可以相互轉化,相對在一定條件下的可以轉化為絕對,絕對失去了條件也會轉化為相對。
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是絕對、普遍存在的真理,但是,後來人們應用的時候,卻發現有許多物理學現象違反牛頓的定律,為什麼?因為,多數人類是無知的,他們只能死背牛頓定律,無法理解、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他們沒有注意到現實世界的時間與空間的問題,這一點,愛因斯坦辦到了。
愛因斯坦會依據物質所處的時空,靈活解釋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舉例來說,光子是高速移動的能量粒子,當它在真空、空氣中時,受到外界引力很弱,它可以自由地活動,動能非常強,但是,恰當頻率的光子,撞擊到某些特定的金屬板後,它就會變形成電子,為什麼?
因為金屬的物質世界,引力強大非常多、並且電子海阻礙光的移動速度,導致光子的移動速度變慢非常多了,於是光子的動能下降,並且動能轉為質量,變成質量較大的電子。愛因斯坦考慮到的二個因素:一、金屬世界的原子核引力和電子海,創造出一種與空氣、真空完全不同的狹窄空間,這就是空間改變。二、光子進入金屬世界後,移動速度放慢非常多,這就是時間改變。
許多人誤以為愛因斯坦推翻了牛頓的古典物理學,不,愛因斯坦是證明牛頓古典物理學的完美與絕對性,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普遍存在所有物質之中,但是我們必須要理解每一個系統的性質,三大運動定律,隨著所處的空間與時間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愛因斯坦注意到這種相對性,所以他的物理學理論稱為相對論。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過程和規律都具有相對與絕對兩個方面,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所謂矛盾,在辯證法中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所謂矛盾分析法,就是運用矛盾的觀點來分析處理問題的哲學方法,是對立統一等基本規律的綜合和延伸
唯物辯證法認為: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吸引、相互貫通、或相互滲透的性質和趨勢,表現了矛盾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的內在的統一性。
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相互分離、或互相批評的性質和趨勢;矛盾鬥爭性,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有對抗性鬥爭,也有非對抗性鬥爭。
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 兩者相互依存,任何一個矛盾總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鬥爭性,兩者相互制約:一方面,同一性要受鬥爭性制約,因為矛盾雙方的共存要靠鬥爭來維持,矛盾雙方的轉化也要靠鬥爭來實現;
另一方面,鬥爭性又要受同一性的製約,因為同一性規定,制約著鬥爭的形式、規模和範圍。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這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本質,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別的根據。
矛盾(統一性與對立性),不僅存在於事物內部,而且存在於事物之間。對於任何事物來說都存在著內部矛盾,內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據內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外因。 這是事物自我運動的源泉;它承認外部矛盾在事物變化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矛盾特殊性的具體表現在:每個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運動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在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同一過程的不同階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由於事物中所包含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不同,由於事物所處的外部矛盾、環境、條件的區別,矛盾的發展過程總是呈現出不同的形式。
由於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條件的複雜性,矛盾的解決也是又多種多樣的形式,可能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雙方同歸於盡、或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的關係與共性和個性(或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絕對和相對等範疇中兩個方面的辯證關係是相對應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所謂「兩點論」就是在處理眾多矛盾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處理某個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兩點兼顧,只注重一方面、忽視另一方面就是一點論。
所謂「重點論」就是在處理矛盾時,要重點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在處理某一矛盾時,要重點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等量齊觀,要「一分為二」,「合二為一」全面分析,主次分明,否則就會鬍子眉毛一把抓,無重點無主次,犯均衡論的錯誤。
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是矛盾分析法的一個要主要內容。 第一,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統一的兩點,而不可能只有孤立而絕對的一點。
第二,兩點的地位和作用,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兩點中重點。
第三,兩點以及兩點中的重點,都不是孤立的、僵化的、或固定不變的,都是會隨著內部矛盾的變化和外部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發展的。
第四,兩點、兩點中的重點、以及其變化發展,都是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有條件的、和有規律的,而不是主觀的、空洞的、任意的、或無條件的。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都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重點分析具體矛盾的特殊性;其唯物辯證法的哲學依據,就在於共性和個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等哲學範疇的辯證關係。
唯物辯證法認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與之內涵相類似的提法還有「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等等。
與之相對立的包括,抽像地空談矛盾,或一刀切、模式化、機械化地處理問題,等等;這些在政治領域往往被稱為「教條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