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ldi - Organ Concertos (The best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9)
徐弘毅2015.12.27.
台灣文學史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呈現間歇性斷層的窘境。這窘境產生的主因來自台灣文學常被視為邊陲文學或其紛雜書寫系統。而除了純文學之外,台灣通俗文學也在多語言的過程中,持續於臺灣主體性與中國文化和南島文化間的夾縫中發展。
宦遊文學時代(1652年—1844年)1652年,明儒沈光文因颱風漂泊而來到台灣,他與季麒光等十三人發起詩社「東吟社」,致力於傳統文學的播種,培養了許多詩人。但是,他們在詩的成就上,缺乏重量。
從沈光文來台,到1844年澎湖子弟蔡廷蘭中進士為止的兩百年間,傳統文學未能在台灣生根,主因是台灣的社會結構為漢人、原住民雜處的社會,移民而來的漢人多屬目不識丁的庶民階層,尤以農民居多,缺乏熟悉傳統文學的士大夫階層。
至於來台當官的「宦遊人士」,只把台灣當作是暫時居留地,他們的詩文,大多屬於文獻性質的史書,至於個人的詩文,多是傷懷詠吟、富於「異國情趣」的作品,缺乏對台灣本土的認同,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毫無幫助。
此時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郁永河《裨海記遊》、黃叔璥《臺灣使槎錄》、朱士玠《小琉球漫誌》、藍鼎元《平臺紀略》《東徵集》、陳夢林《諸羅縣志》、江日昇《臺灣外紀》等。
傳統文學移植時代(1844年—1920年)本土的文學漸漸發聲,這些本土作家群,以澎湖進士蔡廷蘭為首(代表作有《海南雜著》),有彰化的陳肇興和黃詮,淡水的黃敬和曹敬,新竹的鄭用錫和林占梅等。這些人多屬知識分子的附庸風雅派,對教育有貢獻,但缺乏重量級的創作,在人類歷史上沒什麼地位。
到了清末,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激起台灣傳統知識份子保鄉衛國的激烈情操,台灣傳統知識份子逐漸覺醒,認識文學並非遊戲應酬的工具,它應該反映本土人民的疾苦生活及發揚民族精神。
同治、光緒年間,台灣本土作家的詩作水準已與中國不分軒輊,風格有強烈的鄉土色彩,文名遠播至中國大陸,宦遊人士如王凱泰、楊浚、林豪、吳子光、唐景崧都很有名,本土詩人有陳維英、李夢洋、丘逢甲、施士浩等人。這些人雖有名,但是到現代仍上不了國際檯面,顯然仍都屬附庸風雅派。
徐弘毅:丘逢甲《羊城中秋》之二,就像蘇軾《水調歌頭》的變型版,但是寫得比原版差很多:《羊城中秋》之二「海外陰晴終有定,人間園缺古難全。」就是來自於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同樣地,丘逢甲《春愁》,就像杜甫《春望》的變型版。丘逢甲《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比不上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丘逢甲《春愁》「往事驚心淚欲潸」,比不上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戰後,保持影響力的詩人有:吳濁流、葉榮鐘、駱香林、周植夫、張達修、莊幼岳、李步雲(台灣古典詩),此外還有金門張作梅、也包括外省籍大師人物彭醇士、李漁叔、于右任、陳含光、張夢機等古典詩人。關於相關詩史論述可參考《近百年台灣詩話輯》。其中只有吳濁流水準比較高,其他人都遠遠不如唐代的杜甫。
南島語系的台灣文學脫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個體,一般來說是從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肇始。1919年,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改組原先的「啟發會」成立「新民會」,這些擺脫古詩的近代文學,為台灣白話文運動的肇始者,和中國的五四運動或白話文運動息息相關。
1930年代初期,影響台灣文學、語言、族群意識的台灣鄉土話文論戰正式展開。台籍的日本居民黃石輝於東京力倡,台灣文學應該是描寫台灣事物的文學、可以感動激發廣大群眾的文學、以及用台灣話描寫事物的文學。
1934年之後兩年,集結台灣進步作家的台灣文藝聯盟、台灣新文學相繼成立。表面標榜為文藝運動,實則是具有政治性的文學結社。
1937年中國蘆溝橋事變後,台灣總督府隨即設立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皇民化運動於是正式展開。台灣作家大部分只能依附在日本作家為主的團體,如1939年成立的台灣詩人協會或1940年擴大改組的台灣文藝家協會。
新詩部份,1942年有一群青年詩人組成詩社「銀鈴會」,由台中一中學生張彥勳、朱實、許世清三人發起,出版油印刊物《邊緣草》,共出十幾期,戰後因為林亨泰的加入,於1948年發表詩刊《潮流》,《潮流》既登載中文詩,也登載日文詩,其活動並持續至戰後。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作家主要有三人:賴和、楊逵、吳濁流,其中吳濁流於日治末到戰後初期著有《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被後人稱為「孤帆三部曲」,成為台灣大河小說的開創先河,影響了後來的李喬「寒夜三部曲」、東方白《浪淘沙》、吳景裕《鄉史補記》等。
二戰後,台灣日治時期結束,邁入中華民國時期。台灣文學與台灣政治環境相同,陷入低迷的氣壓。這些低迷氣壓除了來自國民黨政府語言政策束縛:如國語之推行及政治事件,如二二八事件等等。
1960年代之前狹義台灣文學呈現停滯狀態,而盛行的儘是與台灣本土不相關的反共文學與外省籍作家的懷鄉文學。
現代主義與寫實鄉土(1960年-1980年)1960年代到1980年代,在政府仍主導的反共文學與懷舊小說夾擊下,現代主義文學隨著韓戰結束,美援帶來的經濟和美式生活方式的移入下,脫穎而出,對荒謬文學八股化的反共文學表示不滿,對殘存於傳統文化抱著反抗改革的意識與反省。這些反省,在之後的1960年代末期與1970年代,產生了白先勇《台北人》《青春牡丹亭》《遊園驚夢》《永遠的尹雪豔》、七等生、陳映真的現代主義文學。
而這些對於台灣都市、農村經濟、社會危機、價值觀念等都有進一步的反映和研究的新現代文學,也促成了如王禎和、鍾理和、鍾肇政、李喬、吳濁流、葉石濤、黃春明、東方白等人的鄉土寫實文學。而這兩種文學潮流,被視為台灣戰後的「文化回歸本土運動」。
此外,原住民文學亦在解嚴前後發展起來,高山族群代表作家有:莫那能、瓦歷斯諾幹、田雅各、阿鄔、孫大川、浦忠成等。
多元化文學(1980年之後)從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後不久,確定發展目標的台灣文學產生了多元共生時期,鄉土寫實繼續以另外一種形式呈現——母語文學的盛興,如林宗源、向陽、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李勤岸、方耀乾等人的台語文學創作,以及杜潘芳格、黃恆秋等人的客語文學創作。
另外,不同的流派和作品,也互不干預的出現與自由發展,如: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廖輝英《油麻菜籽》《輾轉紅蓮》、蕭颯、蘇偉貞、夏宇、袁瓊瓊等女性作家為代表的「女性文學」及以張大春《野孩子》《我妹妹》、黃凡等人為代表的政治文學、表現頹廢都會特質的「都市文學」如:阿盛、林燿德、林彧。以及散文作家,吳淡如、吳若權、林清玄等人。
1990年代後,網路文學或新型態文學,常被忽略的勵志散文及言情小說,在1990年代之後,也被文壇所重視並稱霸於文學通路市場。而吳淡如《新說紅樓夢》《新說人間詞話》、劉墉《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等此種通俗文學在某程度上也挹注台灣文學生命力。
除此,這種生命力也見於由網路文化衍生出的網路文學如痞子蔡《第一次親密接觸》《7-ELEVEN之戀》、鯨向海、阿莫、藤井樹《夏日之詩》、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簡士耕《愛你一萬年》《初戀風暴》甚至媒體名人所出版的文字作品等。
台灣文學史重要人物
1、陳笫(1603)→東番記,最早完整紀錄原住民,台灣平埔族—希拉雅人。
2、郁永河(1697)→字滄浪,浙江人,「台灣遊記文學之父」→裨海紀遊、土番竹枝詞、台灣竹枝詞。其中《稗海紀遊》開台灣遊記先河(台灣遊記文學之宗),為台灣風土留下重要記錄,記採硫磺的經過;當時由台南走陸路出發,至淡水改走水路,在北投以布和人換硫磺,在關渡煉硫磺。
3、沈光文→(明浙江人),「開台文化祖師」(為早來台定居的文人)行醫,東吟社(台灣詩社之首)著作台灣賦、超光、羅漢門;其中台灣賦在表現台灣風土地貌,諷刺鄭經,死後葬於台南善化,有沈光文斯庵先生紀念碑。
4、王克捷(1757)→諸羅縣人,舉進士,為台灣人士登第之始。
5、林鶴年→與唐景崧、丘逢甲為詩相和,時人評為「風弦水調銅琵琶」,著有福雅堂詩鈔。
6、許南英﹝1890﹞→台南人,窺園留草。
7、蔡廷蘭(1844)→澎湖人,惕園詩鈔、海南雜著、香組詩草,以請急賑歌最著名,說出澎湖人民可憐之生活
8、許丙丁→台南人,字鏡汀,號綠珊盦主人,有「在地菅芒」之譽,「府城才子」之稱,歌詞創作有菅芒花、思想起、丟丟銅仔、六月茉莉、牛犁歌、卜卦歌,文學創作有小封神(為第一篇以台灣寺廟神佛為主角寫成的台灣白話小說)、廖添丁再世,曾籌組「天南平劇社」
日據時期
1、張我軍(1927)→板橋人,「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主張「白話文學的建設,台灣語言的改造」,被稱為「台灣的胡適」,著有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亂都之戀;後者是台灣新文學史上第一部新詩集。
2、賴和(1926)→彰化人,有「彰化媽祖」、「台灣魯迅」、「台灣新文學之父」的稱號,鬥鬧熱、一桿「秤仔」、南國哀歌、不如意的過年、浪漫外紀、善訟的人的故事、流離曲、可憐她死了、棋盤邊、豐收、蛇先,作品內容描寫日據時代殖民者對台灣同胞壓搾,具有強烈的抗日意識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人。本職是醫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
賴和是福佬客家人,仍保有客家認同,但已經不會說客家話,閩南語流利,自幼接受古典漢文教育,而後接受完整日語教育,是使用漢語、白話文創作現代台灣文學小說的第一人,並嘗試將台語(台灣閩南語)寫入小說對話,是台灣鄉土文學和用台語做文學寫作的第一人。
3、連雅堂(1929)→台灣語典。
4、林朝崧、林資修叔姪→共組「櫟社」(中台灣詩社)。
6、楊逵〈1934)→送報伕(第一篇成功進軍日本文壇的台灣小說)、壓不扁的玫瑰(原名春光關不住)、鵝媽媽要出嫁、泥娃娃、牛犁分家
1描寫民眾鬥爭的光明前景,給人以透亮的希望,激勵人們為追求光明未來而奮勇進擊
2《壓不扁的玫瑰花》為第一篇編入中學國文課本的日治時期作家作品
1909年,楊逵生於台南新化。1915年進入新化公學校(現新化國小)就讀,1921年畢業,1924年為了深造和抗拒童養媳之婚姻,自主退學,東渡日本內地,1925年考入日本大學專門部文學藝能科夜間部,在學期間參加勞工運動、政冶運動。
草台灣農民組合第一次全島大會宣言而被捕,此後活躍於台灣的社會運動。也因為參與社會運動觸怒日本當局,出入牢獄前後十次,共計45天。1934年〈送報伕〉(日文原名〈新聞配達夫〉)入選東京「文學評論」,是台籍作家首次進軍日本中央文壇,確立其小說家的地位,同年「台灣文藝」創刊,擔任日文編輯。
1935年移居台中。1945年戰後,創辦「一陽週報」,1946年日文小說集《鵝媽媽出嫁》在台北三省堂出版。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和葉陶雙雙被捕、判死刑,槍決前一天幸因「非軍人改由司法審判」的命令,撿回一命,三個月後獲釋;1948年因起草「和平宣言」,觸怒台灣省主席陳誠,再度被捕,經軍法審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
1951年開始在綠島服刑,入獄期間,寫作不輟。1961年出獄,次年在台中市郊東海大學附近購地定居。1976年國中國文教科書收錄〈壓不扁的玫瑰花〉(原名〈春光關不住〉),是日治時代台灣文學作品編入國文教科書的第一人。1979年《美麗島》雜誌創刊,擔任社務委員,反抗國民黨威權體制。1985年辭世。
7、呂赫若(1935)→「冷峻的人道關懷者」,牛車、暴風雨的故事、季節圖鑑、合家平安、故鄉的戰事一二、前途手記、逃跑的男人、藍衣少女、財子壽、風水、清秋、月光月、冬夜,發生「鹿窟」事件(1950)
8、吳新榮(1935)→有「鹽分地帶文學的領航者」之稱,自嘲「琅山房裡住了一位失意政客」,著有亡妻記、此時此地、霧山出草歌,與郭水潭、徐清吉、鄭國津、及莊培初共組「青風會」,其父為北門第一個詩社「嶼江吟會」的創設人
1鹽分地帶文學以其為首,寫出關心鄉土民俗(布袋-麻豆)風情之作品
2主編南瀛文獻,創刊號出版(1953)
9、王昶雄(1942)→本名王榮生,淡水人,「皇民化奔流中的沉思者」,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奔流,訴說皇民化的苦悶心聲
10、陳火泉(1942)→鹿港人,道(日文小說)
11、吳濁流﹝1945)→新竹新埔人,有「鐵血詩人」、「台灣文學的鬥士」之稱,著有亞細亞的孤兒(胡太明)、無花果、水月、筆尖的水滴、五百錢的番薯、台灣連翹、泥沼中的金鯉魚,著重反映在日本帝國主義殘酷的統治之下,台灣知識份子層面發生的深刻震盪,揭示出其複雜的思想情愫,從而展示出日據時代那腥風血語的黑暗歷史
吳濁流(1900年6月2日-1976年10月7日),生於新竹縣新埔鎮,客家人。以《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等長篇社會批判小說聞名。曾創辦《台灣文藝》雜誌,被譽為「鐵血詩人」。
1920年(大正九年)3月,吳濁流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任台灣公學校照門分教場擔任教諭。
1937年(昭和十二年)轉任關西公學校首席訓導。1940年(昭和十五年)發生日本督學凌辱台籍教師之事件,吳濁流憤而辭職。
1941年(昭和十六年),吳濁流前往中國大陸,任南京《大陸新報》之記者,1943年(昭和十八年)返台,擔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
二次大戰後,先後任《臺灣新生報》、《民報》記者和大同工業職業學校訓導主任。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創辦《臺灣文藝》雜誌,培養了許多鄉土文學作家,如: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王拓、楊青矗等人。1969年(民國58年)以退休金設立吳濁流文學獎,獎勵後進,成為臺灣文壇著名獎項。1976年(民國65年)因病逝世。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內容敘述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知識分子胡太明,在台灣受日本殖民的欺壓,到中國後又不被認為是中國人而受到歧視。在對自身歸依的無助感及許多人生挫折打擊的日侵月蝕下,最後混亂發瘋,悲劇收場。
「你在這裡最好不要說出自己是台灣人。台灣人說的日語很像九州口音,你就說自己是福岡或熊本地方的人。」他忠告太明時,像說什麼不吉祥的事情似的,使太明感到不愉快,他不喜歡這種自卑的看法。-摘錄自《亞細亞的孤兒》
12、龍瑛宗→本名劉榮宗,北埔人,特色是「戰鼓聲中的歌者」、「文學赤子的美麗與哀愁」,著有貘、白色的山脈、黃昏月、午前之崖、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孤獨的蠹魚、紅塵(戰後以日文寫作,譯文並連載於報紙副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五○年代:以戰鬥文學、反共文學、回憶文學為主
1、姜貴→旋風(為戰後最重要的反共小說)
2、司馬中原→善寫反共文學,亦寫鄉野傳奇,表現出人的粗獷豪邁及悲憫之情
3、朱西寧→本名朱青海,是「小說家族」中的爸爸,善寫反共文學、軍中生活以及大陸鄉野傳奇,短篇作品有大火炬的愛、破曉時分、第一號隧道;長篇作品有八二三注、旱魃、貓、畫夢記
4、劉慕沙→本名劉惠美,著有春心,是「小說家族」的媽媽
5、林海音→城南舊事(戰後第一部以台灣人北京兒時經驗為背景的小說)從世界性婦女問題的癥結,思考今日台灣婦女的特殊遭遇。在時代的風雲變化中,落筆於婦女的不幸婚姻,藉此反映社會、人反映生,更反映歷史的變遷
六○年代:
1、洛夫→本名莫洛夫,為「創世紀詩社(1954)」的創始人。
2、鍾理和〈1956,屏東高樹人)→「不屈的作家魂」、「人性的凱歌」-笠山農場、夾竹桃、貧賤夫妻、原鄉人、白薯的悲哀、故鄉、薪水三百元
1笠山農場寫出客家人在日據時代的努力、刻苦的生活,為戰後第一部以日治時代南台灣為背景,得到官方獎項的長篇小說
3、陳火泉稱之為「倒臥在血泊中的筆耕者」作品內容:描寫個人及家庭的經歷,反應病友的境況,表現出農村的生活。
4、七等生(苗栗通霄人)→本名劉武雄,著作有放生鼠、沙河悲歌、我愛黑眼珠、隱遁者、來到小鎮的亞茲別、僵局、失業‧樸克‧炸魷魚、耶穌的藝術、老婦人、譚郎的書信
七0年代
1、鍾肇政(1925)→桃園龍潭人,「台灣史詩的開創者」,望春風、魯冰花、濁流三部曲—濁流→江山萬里→流雲、台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高山組曲—川中島、戰火、沉淪、輪迴、掙扎與徘徊、怒濤、大肚山風雲、黑馬坡風雲,也是大河小說的開拓者;
※「傳火炬的長跑者」﹝指大河小說﹞:吳濁流→鍾肇政→李喬
1確立台灣本土小說從現實綿延到歷史,與整個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寫作方向
2小說題材把真摯的鄉土之情融匯在熾熱的民族之愛中
3第一部描寫台灣著名音樂家的長篇小說-望春風
現代文學創刊(1960)
現代派:
1、白先勇(1960)→台北人(短篇小說)、孽子(長篇小說,他的代表作,八0年代)、玉卿嫂、遊園驚夢、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紐約客、樹猶如此、孤戀花、花橋榮記
1孽子為台灣第一部男同性戀長篇小說
2描寫上流社會的沒落腐朽,揭露世態炎涼,思念故鄉情懷,並有「今不如昔」感時傷懷主題
2、陳若曦→尹縣長(戰後第一本描寫中國文革傷痕,並被譯成多國語文出版的小說集)既有鄉土風味,又兼有現代主義色彩。另外反映「文化大革命」及旅美中國人的生活為作品題材
3、歐陽子→小說主題有進行人生的「突圍」、爭取性個解放、突顯中西方文化衝突、描寫沒有愛的婚姻之不幸
八0年代
1、王文興(1973)→福州人,「雕刻思想的巨石」,曾在佛羅里達大學授課-家變(第一部以文字佶屈聱牙、主題離經叛道,引起兩極爭議的長篇小說)、玩具手槍、背海的人、書與影、主張全盤西化,小說中多歐化語言與情境
2、朱天文→「小說家族」中的姐姐,著作小說有:仍然殷勤的閃爍、喬太守新記、傳記、最想念的季節;另散文有:淡江記、小畢的故事
3、朱天心→「小說家族」中的妹妹,作品有長干行、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時移事往、漫遊者
鄉土小說:
1、鄭清文→最後的紳士、大火(長篇小說):筆下人物常常在艱難的環境中表現出一種剛毅和勇氣;從冷漠中激發出人性的尊嚴
2、李喬﹝1977)→「大河交界的站立者」-埋冤1947、寒夜三部曲、告密者、罪人、孟婆湯、春風少年、苦水坑、耶穌的淚珠、孽龍、阿霸的新棉被、太太的兒子、台灣—我的母親、晴天無恨—白蛇新傳、慈悲劍度化李白
1寒夜三部曲(寒夜→孤燈→荒村),以宏偉的結構、豐富的史料和清麗流暢的文學語言,凝集、概括和描繪了苦難、悲壯、風雨交加、五味雜陳的五十餘年的台灣血淚史
2第一部改編成史詩、歌仔戲與電視連續劇的大河小說
3、黃春明﹝1974)→宜蘭羅東人,「小人物代言人」,莎呦娜啦再見、兒子的大玩偶、鑼、清道夫的孩子、小寡婦、我愛瑪莉、兩個油漆匠、黃春明童話、放生
1小說中常表現對鄉土的熱愛及對卑微小人物關懷
2表現小人物的困苦和不幸遭遇的同時,更著力於揭示勞動人民長期行程的優秀品格和傳統美德
3鑼為戰後第一本描寫宜蘭小鎮人物的作品
4、葉石濤(1979─2008)→台南人,「台灣文學香火的傳承者」、「台灣賈寶玉」、「台灣文學理論家」、「台灣文學史家」,深受西川滿文學影響,是浪漫主義小說家,紅鞋子、葛瑪蘭的柑子、牆、台灣文學史綱(為第一本被譯為日文的台灣文學史)、追憶文學歲月、葫蘆巷春夢、採硫記、羅桑榮和四個女人、晴天與陰天、西拉雅族的末裔、異族的婚禮、三月的媽祖(最早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寫成的小說)
5、王禎和(1969)→花蓮人,嫁妝一牛車、三春記、來春姨悲秋、素蘭小姐要出嫁、玫瑰玫瑰我愛你、望你早歸、香格里拉、美人圖、寂寞紅,小說特色是直接明快的戲劇呈現手法,善於用「宿命觀點」解釋不同層面人物的遭遇
6、楊牧→本名王靖獻,筆名葉珊,花蓮人,和王禎和花中同期同學,曾說過「花蓮是我創作的秘密武器」,著作有水之湄、花祭、燈船、傳說、非渡集、瓶中稿、北斗行、禁忌的遊戲、海岸三疊、6、吳鳳,另有散文又是風起的時候、年輪、柏克萊精神、搜索者,為「創世紀詩社」的主將。
7、王拓(1970)→金水嬸、望君早歸、臺北臺北,多半描寫台灣社會底層的人,以及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為「改善自己生活環境」努力掙扎與奮鬥,刻寫了「堅定的、具有道德力量的正人物」
8、楊青矗﹝1972)→原名楊和雄,被稱為「台灣工人作家」,工廠人、工廠女兒圈、在室男、廠與廠、同根生,反映外國資本主義輸入後,農村大量勞力留入都市,鄉村逐漸凋零、破敗的慘狀。另一方面也描寫留入都市當工人的困苦生活。只要以反映工人生活為主
9、李潼(花蓮人)→本名賴西安,「台灣兒童文學之父」,著作有少年葛瑪蘭、相思月娘、大聲公、少年青春領、屏東姑丈、台灣的兒女、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大蜥蜴、博士‧布都與我;歌詞創作有月琴、廟會、散場電影、預約人間淨土、慈濟醫院校歌
愛情小說:朱秀娟、曹又方、蕭麗紅、蕭颯、李昂、施叔青
朱秀娟→女強人。善寫長篇,善於在曲折但不離奇的故事中去展現女主角的生活與命運
曹又方→捕雲的人、風塵裡、濕濕的春、鴛鴦譜系列小說。被稱為「張愛玲第二」,小說幾乎全是描寫男女關係和婚姻愛情故事
蕭麗紅(1980)→千江有水千江月、桂花巷(取材於布袋漁港)古樸典雅地表現了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差不多一個世紀台灣婦女生活的坎坷歷程
蕭颯→小鎮醫生的愛情、少年阿辛、唯良的愛。蕭颯的筆墨著重在最易掀起男女情感風暴的、最易激起家庭矛盾的「外遇」題材上,集中在這個情感漩渦中去暴露主人工內在的心靈世界。
李昂(1983)→彰化鹿港人,本名施淑端,殺夫、暗夜、一封未寄的情書、花祭、人世間、北港香爐人人插(政治諷刺)
1、以婚姻愛情題材表現深沈的社會主題,主要是社會對女性的摧殘
2、第一本以禁忌題材造成震撼,先後譯成多國語文的小說-殺夫
施叔青→
彰化鹿港人,李昂的二姐,短篇著作有約伯的末裔、拾掇那些日子、常滿姨的一日、倒放的天梯、愫細怨、一夜遊─香港的故事;長篇有牛鈴聲響、琉璃瓦
廖輝英→不歸路、油麻菜籽、盲點。在婚姻愛情題材中,寫出較強的社會性和時代感
新生代:
宋澤萊→打牛湳村、普世戀歌(詩集)、一枝煎匙、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表現出農民的生活與命運,尤其著重描寫資本主義經濟衝擊之下,廣大農村的凋零衰敗景象
洪醒夫→黑面慶仔、散戲。作品焦點主要在生活困苦的台灣農民,既表現出他們勤勞樸實的美德,也反映他們愚昧和保守的缺點
黃凡(1985)→都市生活、賴索、王國之門、傷心城、大時代、零、反對者。作品反映工業文明中,台灣都市的生活
張大春→大說謊家、四喜憂國。呂錦發(1985)→叛國(政治小說)、放鷹、消失的男性、秋菊、燕鳴的街道(原住民小說)小說帶有鮮明的鄉土色彩,卻又呈現了前一代鄉土作品不同的嶄新創作風貌,大量豐富了台灣鄉土小說的精神和內涵
林雙不→二二八台灣小說選(第一本二二八文學選)。以文學反映台灣政治,針貶時弊,反映普通民眾的共同心聲
吳念真﹝1952﹞→台北人,本名吳文欽,短篇小說有抓住一個春天、邊秋一雁聲;劇本較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西風的故鄉、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香火、多桑。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無怨的青春、我的家在高原上、寫生者、有一首歌。
文學作品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讓讀者可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種種的優點與缺點,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的種種優點與缺點,能夠了解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力,促進社會的進步,進而成為人類文明的資產,做不到這種程度的文學作品,就不太重要,可有可無。
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狄更斯的《塊肉餘生錄》、梭羅的《湖濱散記》,不僅僅對他們的國家與社會有重大的影響力,他們也同時提升人類文明的水準,讓人看到社會的不公平,以及人類的出路。所以,他們的作品可以成為世界文學名著,他們的思想觀點成為人類的共同資產,台灣最近300年沒有這種人才。為什麼?
因為台灣的文學作家,沒有經歷過文藝復興運動、宗教革命、啟蒙運動,他們對這些人類文明重大發展的作品,也非常不熟悉,所以,台灣的文學作家講的都是個人的觀點或經驗,而不是世界性的觀點,因此缺乏高度與深度。
大部分世界有名、有影響力的作家,都擔任過記者,了解社會各階層,同時,關懷世界文明的發展,了解各國文化的差異,他們也絕大部分都有深厚的基督教文明基礎,並對最新的哲學、科學都有相當的涉獵。在追求人類公平正義的精神意志下,他們寫的作品當然就具有國際性的高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