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Christian Bach (1735-1782) Piano Concertos
徐弘毅2015.11.19.
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 —1781年)是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之一,他的劇作和理論著作對後世德語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1737年到1741年,他就讀於卡門茨的拉丁語學校,1746年9月起,他開始了在萊比錫大學學習神學。很快萊辛就開始從事更世俗化的活動,學習跳舞、擊劍和騎術,並對戲劇產生了興趣。 他在《自然研究者》雜誌和表兄弟繆利烏斯(ChristlobMylius)出版的《激發靈魂的快樂》上發表了第一批詩歌、寓言和詩體短篇小說。
萊辛不到20歲就決定從事自由作家的職業。 他同繆利烏斯一起出版了《歷史論文和戲劇評論》雜誌,此外他撰寫書評、詩歌、劇本(《猶太人》、《懷疑論者》),進行翻譯工作,從1751年起,他還為《柏林特許報》工作。從1752年11月起,萊辛又來到柏林。他翻譯伏爾泰和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作品。他接受了富商溫克勒(Christian
Gottfried Winkler)的建議,陪同做一次4年之久的環遊歐洲的旅行。
萊辛是一個涉獵廣泛的作家、思想家和批評家,他是思考市民的自我意識的先驅者,一直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也從爭論對手的論據中尋找真理的蹤跡。 對他而言,真理永遠不是可以為人掌握的,是一個不斷接近真理的過程。
萊辛維護了虔誠的基督徒的思想自由,他反對對上帝的啟示的信仰,他相信人類的理性,可以不需要神的啟示自行發展。 此外,萊辛還多次與學術領袖論戰,支持對其它世界性的宗教的寬容。
萊辛:
1.
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佔有更為可貴。
2.
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於我們的無知!
3.
缺乏想像力的學者,只能是一個好的流動圖書館和活的參考書,他只掌握知識,但不會創造。
4.
假如上帝把真理交給我,我將謝絕這份禮物,而寧願自己費力去把它找到。
5.
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真理在握;決定人的價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6.
生活中最沒有用的東西是財產,最有用的東西是才智。
7.
我們浪費自己的健康去贏得個人的財富,然後又浪費自己的財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
8.
我們焦慮地憧憬未來,忘記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為了現在,也不是為了將來。
9.
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們死得也好像從來沒活過。
摩西·孟德爾頌 ( 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年)是一位德國猶太哲學家,倡導猶太啟蒙運動。 儘管實際上他本人踐行猶太教正統派 ,他通常被認為是猶太教改革派之父。他在哲學和宗教方面的創作在他所處年代的猶太人和德國人中,都被視為文化先鋒。孟德爾頌在柏林紡織行業也是一個重要人物,為他家族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一派認為信仰須與時並進,真理須由經驗與理論而得,而非從律法書而來。 他們重視個人操守過於禮儀 ,因此其宗教運動表現高度自主,不存著任何權威。 律法為人遵從,並非因它「上天頒布」,乃因它對信仰生活有意義。他們鼓吹改變儀文,把希伯來文寫成的禱文譯成本地話,把風琴引進會堂,並縮短儀式的時間。
摩西·孟德爾頌的家族後代包括,孟德爾頌銀行( Mendelssohn
& Co )的創立者約瑟夫·孟德爾頌,以及音樂家范妮·孟德爾頌和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姐弟。
伊曼努爾·康德 ( Immanuel
Kant ,1724-1804年)著名德意志哲學家,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 ,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調和了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即《 純粹理性批判 》、《 實踐理性批判 》和《 判斷力批判 》,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 、 倫理學和美學思想 。 其學說參照近代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強調實驗加數學,經驗與理性的結合;批判了傳統理性主義所堅持的不與經驗相結合的舊式形上學,同時批判了否定必然真理的經驗主義。
《純粹理性批判》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 ,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康德的出發點是,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是人與生俱來的。
1770年康德被任命為邏輯和形上學教授;1786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學校長;1797年辭去大學教職;1804年病逝。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先後當選為好幾個學院院士。康德終生沒有離開過柯尼斯堡。康德終生恪守書齋,從未參與任何重大的現實鬥爭。他畢生追求真理 ,不斷改進他的學說,使其更加精確,日益完美。而這個無比豐富的精神世界就體現在個人著述和教學中。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以至當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點半散步經過時來對表,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康德是一個非常好交際的人,十分健談,經常邀請客人與他共進晚餐。講究吃喝,對美食有特別的偏好。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在1795年他還提出抑制政府與世界聯邦的構想。其生前最後一本代表性的著作是《人類學》(1798年),一般認為其是對其整個學說的概括和總結。
《純粹理性批判》導言中,康德提出了全書的總綱,細分了以下的四個問題:1.數學如何可能? 2.自然科學如何可能? 3.形上學作為自然的傾向如何可能? 4.形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全書大致的分為了五部份:1.先驗感性論,2.先驗邏輯論,3.先驗分析論,4.先驗辯證論,5.先驗方法論。
1.
「先驗感性論」主要是闡明,只有通過人先天具有的直觀,在「空間」和「時間」兩大要素,去整理現象世界,來刺激感官,才能獲得確定的感性知識。人類有先天的學習能力(這是一種理性),稱為直觀,經過時間與環境因素,自然去摸索、探索生活環境,這種學習收穫稱之為感性知識,這是學習的第一步。
2.
「先驗邏輯論」,闡明「感性必須與知性結合,直觀必須與思維結合,才能產生自然科學的知識」,因而必須有一先驗邏輯(思想慣性)來探討知性的結構,及其運用於生活經驗時的各種原理。人類的學習第二步,要學客觀真實,必須把感性知識與客觀知識(科學)結合,這樣才能利用自身的感性去探索客觀真實的世界。
3.
先驗分析論 ,闡明了通過對知性判斷中的邏輯機能的分析;知性指導判斷力,運用於現象。人類學習的第三步,把感性知識與客觀知識(科學)結合的過程,要加以因果關係比較,用歸納法、推理法,加以分析自己的感性與客觀真實的差距。
4.
先驗辯證論,闡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現象去認識的本體,由此產生一些先驗的幻相,不是真正的科學;從有條件者出發,通過推論,去認識無條件者。人類學習的第四步,人必須具備更多的理性,不斷分析自己的感性與客觀真實的差距,可以不斷認識自己,知道自己過去許多的知識或看法,其實是錯誤的,也可以驗證過去所學的科學知識,可能有很多是錯的。
5.
先驗方法論,闡明,純粹理性的經驗使用,雖然有一些使用原則,但卻沒有規則可言,必須對其先驗使用方法(從定義出發,從正反兩方爭辯、互相抓毛病、還有假設,和證明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確立一些規則,從而為建立一種有關經驗的原則。人類學習的第五步,人必須確立更多的理性與客觀真實,對自己或知識的種種錯誤,找出解決之道,從定義、正反兩方爭辯、假設和證明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必然可以有新發現,確立更多的理性。
康德認為,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理性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人常常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康德也認為,經驗必需來自於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領悟三個要件。
康德認為,因果律是人類理性的結果。
康德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假設準則」,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康德認為,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 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這點有錯誤。
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
康德的這個論述有爭議,如果行為者是有高超智慧的人,那他的動機、過程與結果都會是美妙的;如果行為者愚蠢,縱使動機良善也會傷害到無辜者,行為的過程也會傷害到無辜者,行為的結果可能對後世有相當不利的影響。
問題是,歷史上有智慧的人與愚蠢的人比例相差懸殊,因此,絕大多數動機良善的人都是愚蠢的人,更可怕的是,客觀真實顯示,愈愚蠢的人愈覺得自己動機良善。最後的結論,動機良善而會導致結果良善的行為人,在那個時代可能只有康德一個。
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其學說用其自己的說法乃是主要回答四個問題:
1.
我能認知什麼?
2.
我應該做什麼?
3.
我希望什麼?
4.
人是什麼?
康德:
1.
對孩子的要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絕,就應該給予滿足;如果有不答應這種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許他耍賴。一旦拒絕,就不要改變。
2.
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淨化的功能。
3.
誰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厭惡,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悅,誰就沒有道德感,這樣的人就沒有良心。誰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於自己行為不軌而責備自己,而是由於想到痛苦的後果才膽戰心驚,這種人也沒有良心。但是,誰能夠意識到行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慮後果如何,卻是有良心的。
4.
孩子只要不做有害於自己和他人的事,就應當讓他們有行動的自由,不要硬去改變孩子的意願。
5.
只有為別人提供達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6.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7.
理性一手拿著自己的原理,一手拿來著根據那個原理研究出來的實驗,奔赴自然。
8.
天才,是自創法則的人。
9.
我們越是忙碌,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10. 所謂宗教,就是把我們的義務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11. 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
12. 我們所有的知識都開始於感性,然後進入到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沒有比理性更高的東西了。
13.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14. 世界上祇有兩樣東西是值得我們深深景仰的,一個是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內心的崇高道德法則。
15. 自由,即自律。
16. 教育之目的就在於,使人成為人。
17.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管理自己。
18. 活動或運動,是人體健康的導師。
19.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20. 我不是教給你們哲學,而是教你們如何進行哲學思考
21. 最好的享受就是,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