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ven -
Overtures
徐弘毅2015.12.1.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年-1831年),時代略晚於康德 ,是德國 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黑格爾出生於今天德國西南部斯圖加特 ;去世時是柏林大學的校長。黑格爾的思想,是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黑格爾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兩者之要義。
1788年,18歲的黑格爾進入杜賓根大學,為斯賓諾莎 、康德 、 盧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國大革命深深吸引。在深入觀察了法國大革命的整個演進過程後,三人合作致力於批判康德及其後繼者費希特的唯心主義哲學。只花兩年,也就是1790年,黑格爾就拿到杜賓根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1793年取得在大學神學院任教的資格。1805年,在歌德與席勒的推薦之下,黑格爾成為耶拿大學的正式教授。
1808年起,黑格爾歷任紐倫堡新教文理中學 的校長(1808-1816)、 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教授(1816-1818),最後於1818年應聘到柏林大學哲學系,接任費希特的教席。1829年成為柏林大學校長。
哲學上,黑格爾極為讚賞並且效法康德,但黑格爾為哲學領域增添了新的歷史向度,包括人類理智體系地演進的觀念。1807年,黑格爾出版第一部作品《精神現象學》,它的目的在於獲致真理,「絕對」真理,但「絕對」並不代表「最終與完成」,而「真理」也不代表「事實」, 個人對知識與真理的貢獻絕對不是決定性的,相反地,總是局部、「間接」且片面的。
黑格爾的著作以其覆蓋面之深廣而享有盛譽。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來理解哲學的歷史,和我們身處的世界。這個世界通常被看成是,一個歷史的行進,其中每一個相續的運動,都是為解決前一運動中的矛盾(錯誤)而出現的。例如,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西方社會中引入真正的自由,但因為是初次,它也是絕對的激進的;在革命後,革命所喚起的暴力高潮無法自我平抑,結局是自食其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毀於殘暴的恐怖統治。
然而,歷史總是在對過失的自我學習中前行的,有了這樣的經驗之後,一個由自由公民組成的政府,能夠正確行使職責的理性政府,且能夠實現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的憲政政府,才有可能得以出現。
他同時說:「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不同,對事物的反應也不同,每個人的原則性的意識,對客觀真實的判斷是有所『偏移』的,但是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這種偏移是有限度的。」
黑格爾的「自我意識」是指一個人的「知識、經驗與直覺」,因為每個人的知識與經驗不同,所以,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應與判斷會不同。黑格爾的「原則性意識」是指一個人判斷事物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判斷事物的道德標準依據不同,因此,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的審判結果會不同,有些人脫離客觀真實很多,有些人比較接近客觀真實,每個人脫離真實的角度也會不一樣。
以台灣黑心油案頂新獲判無罪這件事情來說,假設法官沒有收賄,這完全是法官自由心證的結果,那麼,這項衝突的起源就是,法官以他的知識(自我意識)和法律素養(原則性意識)判斷認為,頂新的律師說得比檢察官有道理,所以,頂新無罪。
但是,頂新無罪的判決出爐後,各法學學者、律師、科學家和社會大眾紛紛表達反對意見,所有學者專家的自我意識與原則意識都指向一個事實,法官的知識水準太低,判決偏離客觀真實。
黑格爾闡述了:形上學必須要研究每一個事件中的命題和反命題如何聯繫的機制,因此必須要比較每一個歷史事件中的例子和它們的原型,了解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的地方。因為人類社會有一種有組織性和目的論的觀念。
台灣從紅杉軍開始討論「反貪腐」這個命題,但是,許多主張反貪腐的國民黨權貴、宗教權貴、學者和新聞媒體,都不討論國民黨「黨產」是中華民國史上最大貪污案件這個命題的「原型」,也沒有用客觀數據比較清楚;此外,這幾年國民黨員收賄與賄選的比例遠高過民進黨數十倍以上,因此結論毫無參考價值,既不能夠改善國民黨貪腐的習性,也無法帶領民進黨進步。
黑格爾曾經說過:「要考慮到兩個基本元素:第一,自由的意志是絕對的和最終的目的;第二,實現的方法,包括生命、運動和活動。」,「這樣我們就了解了整體道德和實現自由的狀態,以及其後這兩種元素的主觀整合。」黑格爾運用這種邏輯思考解釋哲學、科學、藝術、政治和宗教的歷史 。
後來,青年黑格爾派 ,他們繼承黑格爾學說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張無神論,在政治領域主張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費爾巴哈和年輕時代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這些年輕的黑格爾信徒經常在柏林聚會、爭論,形成了無神論、人文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基本觀念。
黑格爾:
1.
毫無缺點的人,顯然是不存在的。
2.
真理,是在漫長的認識過程中發展出來、被人掌握,在這一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繼續。
3.
誰中途動搖信心,誰就是意志薄弱。
4.
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世界。
5.
自身中有一種無限的價值、一種永恆的使命。
6.
我們可以斷言,沒有熱情,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能完成。
7.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
8.
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
9.
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
10.
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
11.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事業,便盡量去低估他人的偉大,貶抑他人的偉大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
12.
我首先要求諸君信任科學,相信理性,信任自己,並相信自己。
13.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14.
審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養……借助修養才能了解美,發現美。
15.
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16.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17.
有一些寶貴的東西作為目標時,生活才有價值。
18.
人應尊敬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19.
人們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選擇和自決都不是出於意志的理性,而是出於偶然的動機以及這種動機對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賴。
20.
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人們從來都不知道汲取歷史的教訓。
弗里德里希·威廉·約瑟夫·馮·謝林 (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1775-1854年)德國哲學家。 謝林是德國唯心主義發展中期的主要人物,處在費希特和黑格爾之間。 謝林總是關注一些常見的話題,尤其是自由、絕對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1790年 謝林進入圖賓根大學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 ,他的父親是這所大學的牧師以及東方文化教授。 在這裡他和黑格爾、荷爾德林成為同窗好友。 1792年,他從哲學院畢業。之後他開始研讀康德和費希特,兩人的思想極大地影響了青年時的謝林。
1803年-1806年間,謝林任維爾次堡大學教授,由於他「好戰」的性格,使得他在同僚和政府中有很多敵人。同時他的思想也開始傾向於宗教神秘主義 ,1804年寫了《哲學與宗教》一書。 1806年,他移居慕尼黑,找到了美術學院院長等各種職務。
1809年,他寫出《對人類自由本質的研究》,文中他對於神秘主義傾向更加明顯,他闡述了康德哲學中對於理性和實踐之間的區分,他將自由定義為對善與惡的理解力(a
capacity for good and evil)。海德格爾仔細研讀了這篇文章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將黑格爾對此文的誣衊評論為「由此可見,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怎麼也不能理解另一個同樣偉大的思想家,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偉大之處。」
1820年-1827年任埃爾蘭根大學教授,1827年重返慕尼黑執教,並被推舉為國家科學院院長。直到1841年,他被普魯士國王召回柏林,接替了黑格爾去世後留下的哲學教席。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7 "The
Tempest" (Hélène Grimaud)
謝林意識到費希特哲學上的不足。在費希特那裡,自然作為一種非我,只是由「絕對自我」來設定的,只是人類的一種材料。所以費希特的哲學主要關注自我或人的問題;而對自然、客觀世界的重視,則成為了謝林早期哲學的起點。謝林注意到,自然本身就不應該被看成是一種對自我來說無生機的障礙物,即自然應有其內在的理性和目的。
自然,作為一種和自我有著具有同等地位的實在,那麼就需要一種自然哲學來補充費希特的哲學。自然在謝林那裡被描述成一種,盲目而又無意識的理智;自然在謝林看來是可見的精神,精神是不可見的自然,體現某種最根本的理智;自然科學的目的,就是從表像中總結出其中的理智,最終使這種理智精神化。
在費希特那裡,哲學的最高本原是絕對自我,在謝林看來這種論調忽視了客觀自然的重要性。謝林在認識論上,絕對要求「事物的客觀存在與人的主觀意識達到一致」。「絕對」對於謝林來說就是指主體和客體、精神和自然、思想和存在這種種對立的同一性。哲學的根本任務要求對絕對的理智。在謝林看來「存在就是力量」。 這一「絕對」最後在謝林那裡成了神學的開端。
謝林的絕對概念,在宗教哲學中就成了上帝的代名詞,上帝是唯一真實的存在,具有無限的創造性,自然和精神兩方面最後歸於具有絕對同一性的上帝,那麼人類必然有其天生的自由。然後他試圖調和由這種自由所產生的惡,與作為基督教上帝本身的至善之間的矛盾。
謝林重建了一種神義論,上帝自身雖是至善,但它是尚未完成的。上帝為了啟示其自身的至善,只通過其自身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它的啟示就必須經過一種中間產物——人。 沒有人的存在,上帝無法認識其自身的善,而沒有上帝,人的存在就沒有根基,人和上帝就這樣在謝林那裡找到了聯繫。
在謝林看來人對於善和惡的自由,只是上帝啟示至善的手段,而惡和善一樣也是自由的產物,所以惡是無法消除的。善和惡本身在原初狀態中不存在對立,而是可以互相轉化。
謝林不同意康德式的以理性自律作為基礎的道德律,而是認為人的本性在於領悟上帝的啟示。上帝將為惡的自由賦予人類,人類這一為惡的自由才使上帝的啟示行為有了價值。所以人類在世的目標就是,向至善的規劃和提升,而實現這一目標,也只能靠人本身既能為善,也能為惡的自由,這一人本身存在的力量,使得謝林從神學回到了人類本身的存在,這也使一些人稱他為存在主義的先驅,謝林後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克爾凱郭爾。
謝林 :
1.
若是憂慮就應抱希望。
2.
人生最大的幸福經常是希望、希望。
3.
客觀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還沒有意識的詩篇。
帝國主義,一種政治主張或實踐,主要內容是通過一個國家奪取其他國家的領土和奴役被占領土國家的人民,建立經濟及政治霸權,而凌駕於別國之上。帝國主義可能衍生殖民主義、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帝國主義一般是視為負面的,因為在被佔領的國家中,大多數人受到剝削,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中得利。
帝國主義也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藉由殖民、軍事或其他手段擴張其國力及其影響力」。牛津字典對帝國主義的定義是「不平等的人類及領土的關係,一般會以是帝國的形式出現,基於優勢及主導的行為,將權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國家的人民。」。
帝國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僅強調政治主導權,也征服其他國家,使影響力擴張。帝國主義特別著重在一個國家可以掌控另一個國家。帝國主義也有分為「正式」及「非正式」的,正式的帝國主義是指實體控制或是完全的殖民統治。非正式的帝國主義不會如此直接,但仍然是有力的控制方式。
「回歸式帝國主義」,其中只有征服、剝削、減少或消滅不想要的族群,讓想要的族群移居到國家以內,納粹德國即為這類的例子。另一種是「漸進式帝國主義」(progressive
imperialism),是以世界主義為基礎,希望可以提昇所謂的「落後社會」,提昇所征服領土中的生活水準及文化,允許其中的人民融入帝國社會中,像羅馬帝國及大英帝國即為這類的帝國。
目前中國對台灣與南海的態度,都是一種非正式的,利用軍事與經濟優勢,以掌控與併吞為主要目的的帝國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