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西洋哲學述說 (一)

Schubert's "Great C Major" Symphony, conducted by Bruno Walter (1946)
 10.14.2015
西洋哲學史上的兩大系統,A.唯物論,認為世界是以物質(存在、自然、事物)為根源所衍生的,世界的演變是依靠內在對立的辯證法運行。B.唯心論,認為世界是以觀念(意識、精神、思維)為根源所衍生的,世界的演變是依靠外在的觀念而推動進行的。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大多數人的生活重心都是在追求物質的需求。而物質生活的提升與進步,根源在彼此的競爭上,例如,物質世界的經濟,必須透過自由競爭才能進步發展,也因此,衝突與競爭是物質世界進步的原動力。弱勢者透過階級革命,推翻權貴而取得政權,也必須是以物質的競爭為中心,才有可能成功;換句話說,弱勢者與強勢者彼此的貧富差距不大的時候,階級鬥爭就沒有太大的正當性
人類歷史上只有少數人的生活重心,在滿足精神上的需求。但是,歷史上的大進化都是靠思想或觀念的革新來帶動的,例如,達爾文的演化論,雖然是從觀察生物的演變得到的思想,但是卻促成科學、宗教、經濟、社會學……等等學術領域的大刺激,大大地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人類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同時關注唯心論與唯物論的相互影響;人類歷史所有的大師級人物都是這樣誕生的。
BC(西元前)470~399,蘇格拉底以自然習慣法律制度語言靈魂、城邦為思考的對象,主張知行一致。知行一致的觀念在大約2000年以後,在中國明朝的王陽明也主張類似的知行合一,在這一個觀念上中國文明落後西方文明兩千年。
人類如果懂得透過實踐理論的過程,來發掘理論的各種優、缺點,同時,也發覺自己的各種優缺點,並不斷地思考如何去除理論、自己與社會的各種缺點,這就會導致唯物思想與唯心思想的互相刺激與影響,這樣的人物一定是大師。史明就是大師。
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定是過去影響現在,現在不可能影響過去,現在只能影響未來。所以,柏拉圖不可能影響蘇格拉底,柏拉圖只有被蘇格拉底所影響,然後,柏拉圖影響亞里斯多德。
BC427~327,柏拉圖提倡哲人政治,追求理想國家,他認為只有擁有縝密邏輯思考能力的人,才有資格掌控政治權力,理想的國度才能夠實現。他的觀點是正確的,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政治領袖,都具有異於常人的縝密思考能力;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敗類都沒有什麼知識程度,例如蔣經國就完全看不懂「世界人權宣言」的內容,他到蘇聯根本沒有讀書,只是在當礦工。
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誰的邏輯思考能力比較細膩?思考能力比較細膩的人如果掌權,政績一定比較好,這是鐵律,不需要被一時的新聞媒體的偏見所影響;歷史上敗類政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相當不守信用,說到做不到,政見不斷跳票。由這個定理,我們可以100%肯定陳水扁的心思縝密度、邏輯思考能力,比馬英九強太多。
BC384~322亞里斯多德繼承柏拉圖的思想,開啟人類學術研究百科學的時代。他這一生研究任何人類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所有知識與學問,他所涉獵的領域就是現代圖書館分類的基本雛形,這種勇氣與氣魄,亞洲文明從一萬年前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人做得到。日本福澤諭吉根本沒有資格與亞里斯多德相提並論。
亞里斯多德說,人類是理性的動物。他研究當時全世界所有的唯物論與唯心論。台灣如果沒有這種人,就不可能推動台灣的文藝復興運動。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與精神,逼迫亞歷山大帝去征服全世界,亞歷山大帝國成立的過程給羅馬帶來極大的啟發,所以,最後才會形成羅馬帝國。
西元前八世紀開始建立的羅馬城邦,西元前509年採取共和制,西元前第四世紀統一殖民地,至西元前27開始採取元首制,那麼長久的時間當中,羅馬人一直在模仿與學習希臘文化,建立法治社會的雛型。但是,羅馬的皇帝基本上對人類的文明沒有太多的貢獻。
西元前27年,在奧古斯都屋大維時代,真正影響世界文明的是誰?是猶太人耶穌,他的思想與理論衝擊整個猶太教信仰 (伊斯蘭文明也屬於猶太教的一個旁支),也讓600年後建立的回教,承受1千多年的精神壓力。
到了西元235~285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被迫承認,基督教為國教。但是,熟讀新約聖經的人應該誠實面對一個事實,聖保羅的知識、心思縝密度,高於耶穌,他才是真正的基督教創始人。實際上,保羅年紀跟耶穌差不多,而且在同一個時代。
耶穌出生於社會弱勢者的家庭,平常生活也都是與社會最底層的人相處在一起,他個人本身博學多聞,思想大部分都屬於唯心論。他的言論給中下階層極大的盼望與希望,並且重新定義人類道德的標準,這些標準至今全世界都在模仿與抄襲,但是大多數的東方人都做不到。
保羅出身於希臘的城邦,從小受希臘哲學訓練,長大後成為羅馬公民,熟悉羅馬的法律與制度,後來又接受猶太教最嚴格教派的苦行訓練,然後又接受耶穌的思想,他可以說是當時代唯一具備基督教文明與希臘文明於一身的學者,他開啟基督教的宣教工作,並且直接挑戰當時代所有學者的攻擊與批評,他徹底打擊了當時所有猶太教學者的信心,也讓當時所有的希臘學者感覺自己相當愚蠢,更讓當時的羅馬權貴覺得自己彷彿是白癡,因此基督教才有發展的空間。
耶穌這一生最大的弱點,就是他沒有周遊列國、對希臘哲學完全不懂,所以,當他匯集了一股支持的群眾,卻沒有能力繼續領導下去,沒有辦法去挑戰那個時代而走上十字架,主因就是知識程度不夠,不知道知識就是力量,因此,實際生活處處受挫折。
一個人是不是偉大,那要看跟誰比較。耶穌跟現代大部分的牧師比較,當然顯得完美無缺、神聖至極,但是耶穌的知識程度與心思縝密度,如果與釋迦牟尼、孔子、柏拉圖相比較呢?馬英九如果跟老榮民相比較,當然是學富五車、相當完美,但是,如果跟史明大師相比較,那就好像跳蚤一樣。
耶穌三十幾歲出頭就上十字架死了,群龍無首,其中一個小門徒傳道給保羅,保羅遠離耶路撒冷地區,在希臘與羅馬地區開墾傳道,建立許多教會;保羅親自在羅馬建立教會,邀耶穌的頭號們徒彼得到羅馬,並把教會交給他,保羅則繼續到希臘、中東地區建立教會。
彼得是漁夫出身,受教育不多,生性保守,他的哲學觀點在新約聖經的彼得前書、後書中可以看到,主要是只要相信耶穌的理論,人生就可以大改變,信徒要相信耶穌一定會重新再回來。彼得後來被尊奉為天主教的第一任教宗,他的思想與觀點深深影響西羅馬帝國文化的發展。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水準有多高,會決定這一族群在歷史上的壽命。彼得個人的文化水準影響著天主教的發展,又影響西羅馬帝國,西元500年左右西羅馬帝國就在日耳曼與匈牙利的聯手下所滅亡,歐洲因此進入黑暗時代,經過一千年後才透過文藝復興運動,重新找回生機。
保羅在希臘與中東地區傳道,建立無數的教會,徒子徒孫眾多,這教派成為希臘正教,維持著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文化發展,直到西元1500年左右東羅馬帝國才被伊斯蘭的土耳其所消滅,這時期的希臘正教學者與傳教士往北促進俄羅斯地區的文化發展,往西進入義大利佛羅倫斯、威尼斯等地,引進希臘哲學保羅神學,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提供基礎與點火。
保羅神學,可以說為耶穌的思想去蕪存菁,並且加入希臘哲學的思維模式,把耶穌的思想發揚光大。猶太教則大部分人拒絕接受耶穌的觀點(唯心論),比較注重物質生活的唯物論(馬克斯是猶太人),持續進行金融操作與研究數千年至今,美國與英國的金融市場大都被猶太金融家所掌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