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
《MIAGI Youth Orchestra - Dvorak, Symphony #9 (1st mvnt)》
秦國王室的大臣們一起向秦王說:「從其他國家來秦國工作的人,大都是在替他們國家的君主進行遊說、間諜的工作,請把所有的外國人都趕走。」李斯也是會議中決定要被驅逐的其中一個黑名單。
斯乃上書曰: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李斯就寫信給秦王說:「聽說執政官員們開會決議趕走外國人,我認為這樣做是錯誤的。
從前,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招募優秀人才,從西邊戎族那裡選拔了由余,東面從楚國的宛縣(河南南陽市)得到百里奚,從宋國挖角蹇叔,從晉國聘請邳豹和公孫支。這五位優秀人才,都不是出生在秦國的外國人,可是穆公重用他們,因此兼併了二十個小國,於是稱霸了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孝公採用了商鞅的新法,改變社會風俗,百姓因此興旺富足,國家因此繁榮富強,百姓都樂意為國出力,各諸侯國都對秦國親善歸服,秦國的軍隊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上千里的土地,使秦國至今還保持安定強盛。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惠王用張儀的計策,攻取了三川(河南洛陽市)的土地,向西併吞了巴、蜀(四川),向北收得了上郡(陝西榆林),向南奪取了漢中(陝西漢中),拿下廣大少數民族的領土,控制楚國的鄢、郢地區(湖北宜城縣與江陵縣),向東方發展佔據了成、皋(河南省蓉陽縣)的天險,取得了大片肥沃的土地,於是破壞了韓、魏、趙、齊、楚、燕六國的合縱聯盟,使他們都服從秦國的帶領,這項政績一直延續到今天。
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昭王得到范雎,廢除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王室的權力,限制豪門貴族的勢力,漸漸併吞諸侯各國,幫助秦王建立領導天下的事業。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這四位領導人,都是因為重用外國優秀人才而建立功績。由此看來,外國優秀人才哪會辜負秦國呢?如果這四位領導人拒絕外國優秀人才不用,那就會使國家有富足的實力,秦國也不可能成為聞名國際的強國。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
現在陛下追求崑崙山的寶玉,收藏隨侯珠、和氏壁等珍寶,懸掛光如明月的珍珠,配戴了太阿寶劍,乘坐名叫纖離的駿馬,豎著用翠鳳羽毛裝飾的彩旗,擺設鱷魚皮當鼓面的大鼓。這些寶物,秦國都沒有出產,都是外國進口的,可是陛下非常喜愛它們,這是為什麼?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壁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踶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
如果一定要秦國本地出產的才能用,那就不能用外國進口的夜光璧裝飾辦公大樓與官邸,犀牛角和象牙雕刻品就不能當成古玩來欣賞,鄭、衛兩國的美女就不能到後宮,駿馬駃踶就不該關滿官邸外的馬欄,不可以用江南銅錫作器物,不可以用西蜀的丹青當繪畫的顏料,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
如果裝飾官邸的材料、台下的舞團樂隊……,這些帶來娛樂、視覺與聽覺享受的藝術品,一定要秦國本地出產才可用,那麼,嵌著宛珠的簪子,鑲著珍珠的耳環,山東白絹做成的衣服,錦繡飾物,就不能夠進貢到您面前,並且打扮時髦,豔麗苗條的趙國女子就不能侍立在您的身邊了。
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敲打瓦甕瓦缽,彈著竹箏,拍腿打拍子,歌手嗚嗚地唱歌,聽眾開心地聽,這才是真正的秦國音樂!鄭、衛、桑這些地區的音樂,以及韶虞、武象的音樂,都是別國的音樂呢!如今拋棄敲打瓦器,欣賞鄭國、衛國的音樂,撤走竹箏而選擇韶虞的樂曲,這是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這些音樂令人心情愉快,品質更好,適合觀賞。
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候之術也。
如今您用人卻不肯這樣做,不問人才適不適合用,不論是非,只要不是秦國的人,就要他離開,只要是外國人就趕走。您的作法說明您內心所重視的是女色、音樂、珍珠、寶玉,輕視人民的福祉(因為優秀人才才能帶給百姓福祉),這違背領導天下、制服諸侯的管理專業。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乙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我聽說土地有生產力糧食就豐富,國家大人口就眾多,武器精銳兵士就勇敢。泰山不拒絕土壤堆積,所以山勢高大,大河大海不拒絕任何細流灌注,所以水深不可測;國家領導人不拒絕平民出身的人才,才顯示出他具有管理方面的專業素養。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因此,不分東西南北的土地一律有效管理,不分本國別國人民一視同仁看待,這樣就能夠四季富庶美好,鬼神都來保佑。這就是五帝、三王無敵於天下的根本原因。
現在您竟然拋棄秦國百姓,驅逐外國優秀人才到其他國家,讓這些優秀人才幫助他國的百姓與領導人發展事業,使天下優秀的人才都退縮畏懼,不敢向西,停住腳步不肯進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人,送糧食給盜賊啊!
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有許多物品不是產於秦國卻十分珍貴,有許多人才不是出生於秦國,但卻願意為秦國效忠。現在驅逐外國人才去資助敵國,損害百姓去增加對手的力量,國家流失人才內部空虛,而這些人才挾怨到他國,也會為秦國樹敵,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想追求國家安定、沒有危險,是辦不到的啊!」
秦王看了李斯的書信,便撤銷驅逐外國人才的命令,恢復李斯的官職。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