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論勇敢品德的要素

亞里斯多德啟迪33
1.     一個人處於危險之中而能用正當的精神來應付,這樣比一個在安寧的情形之下心神不亂的人,勇敢多了。
2.     有人對忍受痛苦有強大忍耐力,擁有這種大耐力的人也可稱勇敢。這個事實使我們想到勇敢經常帶著多多少少痛苦的成分。
3.     人類忍受痛苦比戒除快樂更難。因此我們說,忍受痛苦的人具有勇敢的品德這句話是正確的。
4.     無疑的,人會有勇敢傾向的目的是獲得快樂,但是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這個事實,因為在勇敢的操練上附帶著痛苦的緣故。在運動場上各種田徑比賽或拳擊比賽等,都是帶著痛苦的。無疑的,拳擊者,在自己面前所有的目標,就是得到勝利的王冠,這是很甘貽的;然而他們的血肉在受到打擊時,免不了感覺痛苦,更不用提他們在訓練期間所受的痛苦了。他們要忍受的事太多了
5.     對於勇敢的人也是一樣的,傷痕與死亡對他來說,都是痛苦的,他自然不是甘心情願的忍受它們,可是他要忍受它們,因為這是一件好事情,而躲避的話便是一件羞恥的事。
6.     一個人越有德性他越是幸福,死亡對他更是痛苦的。因為生命對這樣的人最珍貴的,貢獻最多的,他自己深深的明白,他自己因為死亡而失去人生最偉大的福樂。
7.     修練各種品德的過程,說有快樂,那是不正確的,除非一種目的達到了,也就是具備某一種品德了,人才覺得快樂。
李鈞震:
1.     中國的人權鬥士劉曉波、胡佳、陳光誠……,比較具備勇敢的品德,還是胡錦濤、連戰的子女?
2.     權貴階級的「子女」願意選擇一條訓練自己品德完善、具備勇氣的人生路,相當地稀少,他們甚至連成為專業運動員的勇氣都沒有,更不要說要去挑戰超越學術界的大師,那是更困難的道路。
3.     在獨裁者蔣中正、蔣經國時期的台灣,當時的郭雨新、雷震、李萬居、黃信介、楊逵、柏楊……,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在爭取百姓的人權與自由,他們當然是具備勇氣品德的人格者;但是當時的宗教權貴階級星雲……,以及馬英九、吳敦義……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他們知不知道蔣經國的言行都違反「世界人權宣言」?如果他們知道,那麼這些人就是該死的踐踏人權的共犯;如果他們不知道,那實在是太無知了、太沒有知識水準了。
4.     有人對忍受痛苦有強大忍耐力,擁有這種大耐力的人也可稱勇敢。所以曾雅妮、盧彥勳、吳文嘉、陳葦綾……,這些運動國手都必須忍耐非常多的訓練痛苦,絕大多數的政客品德都遠遠不如他們。因此可知,崇拜政客勝於崇拜運動員的人,應該是比較喜歡品德比較差的人;也許這會帶給自己一點點比較舒服的感覺。
5.     物以類聚,習慣性說謊的人,比較能夠包容經常說謊的人;沒有勇氣的人,比較容易包容懦弱的人;做事情善惡界線模糊的人,比較容易包容是非不分的人;做事情沒有效率、沒有原則的軍公教,比較欣賞辦事不力的政客;喜歡講人情、不問客觀真實的人,比較容易包容情緒失控、不理性的人。
6.     台灣的新聞媒體絕大多數的主管知識程度不足、不理性,不注重客觀真實。話又說回來了,沒有知識程度的人,要很努力地去注重客觀真實,也注重不起來。
7.     沒有習慣追求真理、追求客觀真實的人,絕大多數都比較懦弱,他們不敢瞭解自己智能、體能、專業的弱點,也不去欣賞別人的優點,他喜歡跟自己有一樣弱點的人互相抱在一起取暖,但是必要的時候一定會見利忘義、互相陷害、互相出賣,這證明了他們確實是懦弱族群
8.     平常沒有在思考國民黨的「黨產」是台灣政治亂源的這個客觀真實,這樣的人一定相當懦弱、缺乏社會競爭力與正義感、缺乏好學不倦的精神
9.     也許有人相當理解國民黨「黨產」的邪惡,但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與權位,他們一定會選擇跟敗類生活在一起,以便從中獲取利益,這也是絕大多數中國權貴階級與商人的特徵。
10. 一個人越有德性,他越是幸福。然而熟讀「資治通鑑」、「史記」的人都知道,歷史上中國的權貴階級絕大部分缺乏品德,他們熟背聖賢書,卻死也不會去執行,他們的嗜好是虐待有道德的知識份子,這也是中國權貴階級的主流文化,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11. 台灣的宗教權貴階級,絕大部分都崇拜有權位的人,厭惡追求客觀真實;台灣的佛教山頭非常嗜好結交權貴階級,他們互相拉抬聲望、聯合作秀,以此來增加廟產,至於「社會正義、人權保障、司法改革」就完全不是他們的考量範圍。在民主社會當中,這也需要具備相當大的勇氣才活得下去。
12. 知道自己無恥,還活得下去,確實是一種勇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