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蕭伯納1856-1950

The Best of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1893年),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樂派特徵,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準。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畢業後,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在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俄國鐵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通信。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
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
1868年開始,柴可夫斯基與俄國國民樂派的成員逐漸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議之後,便寫了有名的管弦樂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但於此後,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風格越來越偏向西歐風,而逐漸與強調民族素材及風格的國民樂派漸行漸遠。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臨陣上場替代指揮他自己的歌劇「女妖」,之後便開始常態性的從事指揮工作。克服與生俱來的舞台恐懼症之後,他逐漸開始習慣在舞台上指揮自己的創作,並常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結識不少當時的音樂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國指揮自己的作品,當年的55日,他在卡內基大廳的開幕儀式中指揮紐約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演出。在美國首演卻一炮而紅,從此成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九天後,柴可夫斯基死於聖彼得堡的家中。
徐弘毅:
1.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序曲,不是歡樂的氣氛,而是警醒人心的悲劇性,這是在說明《天鵝湖》不是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的故事,而是一個有許多的無知、錯誤、奮鬥、發人深省。權貴家庭往往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壓力與陰暗。
2.     第一幕是王子齊格菲里德在生日前夕的選妃舞會,柴可夫斯基所撰寫的舞曲,表面上歡欣愉快,但是卻又帶有陰鬱、悲傷、不確定的氣氛,描述齊格菲里德的家族是一個沒落的王室,面對未來有很多壓力,到底這個王子能不能選到一個優秀的合作夥伴(王妃),讓家族起死回生呢?
3.     富不過三代,因為權貴階級從小養尊處優、沒有經濟上的生存壓力,因此社會競爭力一代比一代弱,一代比一代又自大又愚蠢。權貴家庭如果想要重新振作,必須挑選好的結婚對象,要像武則天那樣的才女才有希望。
4.     王子齊格菲里德挑選了很久,找不到理想的對象,很苦惱,於是大臣建議他去外面打獵、散散心。
5.     第二幕是王子在天鵝湖遇到天鵝公主奧傑塔,天鵝公主帶領一群被惡魔羅特巴特咒詛的天鵝,這些天鵝本來是人,但是因為被咒詛,身體長出羽毛,變成天鵝。她們要如何解脫這種困境呢?天鵝群,代表過著禽獸般的生活,又歷盡滄桑的知識分子。
6.     只有當天鵝公主奧傑塔遇到真正愛她的男人時,二人才能同時獲得拯救。第二幕的開場曲充滿悲劇性,這是在說明天鵝被惡魔控制的不幸。
7.     在兩蔣獨裁統治時代,台灣百姓被國民黨權貴階級控制,沒有完整的人權。人民只有部分的行動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人身與遷徙自由等等,失去人應該有的尊嚴,好像禽獸一般,但是這種境遇才能磨練出優秀、獨立自主又有偉大志向的人才。
8.     台灣的百姓,只享有權貴允許的行動自由,權貴所不允許的行動,就沒有自由,必須被監禁判刑,嚴厲處罰;言論自由也是一樣,百姓表面上可以說話,但實際上有很多言論是禁忌。
9.     人民有部分的人身自由與財產自由,但是,一旦權貴看上了,就得繳出身體與財產;這就是天鵝少女被咒詛的情況,白天是鵝,晚上是少女。
10. 白天是鵝,這是說在公共場合這種被監控的世界,人民只能表現出符合權貴階級要求的樣子;晚上變成少女,這是說在私底下、沒有被監視的時候,人民恢復到自己原本的樣貌。
11. 天鵝公主是百姓的領袖,她雖然在獨裁統治底下管理百姓,讓多數人活下去,但是她的力量還不足以推翻獨裁者(惡魔),必須與更強大的外力結合,才能夠推翻獨裁者,讓百姓恢復完整的人權。
12. 王子就是外面的勢力,他本來是要來打獵遊玩的,卻意外發現天鵝公主,他感覺到天鵝公主長期在惡魔的壓力下,受到很多磨練,是理想的對象,因此愛上天鵝公主,決定要跟天鵝公主合作,打擊惡魔,拯救這群天鵝。
13. 在第二幕,王子與天鵝公主有許多雙人舞,這些舞蹈在說明二人如何從不認識,逐漸地取得信賴,最後互相合作的過程。為什麼天鵝公主一開始看到王子,覺得非常恐懼呢?非常想逃命呢?
14. 王子象徵一種貴族(有反骨性格),惡魔象徵獨裁者。台灣在國民黨獨裁統治時期,許多民主運動人士是有反骨性格的仕紳,他們被妖魔化,國民黨權貴階級恐嚇百姓說,台獨是中共同路人,任何接觸到台獨的人都會被判刑,因此百姓對民主運動人士有很多恐懼、不信任、不確定能不能合作;國民黨的黨化教育讓百姓非常害怕民主運動人士,不確定那是不是長久等待的救世主(果陀)
15. 第二幕有許多經典芭蕾舞步,芭蕾舞者的手,有些地方在模擬天鵝的翅膀、有些地方是模擬天鵝的頭;四隻小天鵝的舞蹈段落,是在說明小天鵝在湖邊覓食與觀察四周環境的樣子。
16. 當王子承諾要幫助天鵝公主之後,有四隻大天鵝一起伸手看著遠方跳舞,是在說明對未來充滿盼望的感受,最後所有的天鵝群舞,這是說明所有的百姓都支持天鵝公主與王子的合作,大家都認為未來將充滿希望。結果真是如此嗎?
17. 第三幕各國公主和使節都來參加王子齊格菲里德的生日宴會,這一幕在鼓聲的帶領下開始,在各國使者的舞蹈之後,惡魔羅特巴特帶黑天鵝奧吉莉亞來應徵王妃,立刻轟動全場。
18. 通常黑天鵝與白天鵝是同一名芭蕾舞者飾演,為什麼?這是在說明王子的狀況,王子之所以失信於白天鵝,不是因為他見異思遷,而是因為他分不清楚黑天鵝與白天鵝的差異,簡單說,他還很幼稚無知,他無法分辨誰是黑天鵝、誰是白天鵝,在他來看,這二個人是完全一樣的。他以為眼前這個黑天鵝就是他先前遇到的白天鵝公主,所以才跟她結婚。
19. 國民黨裡也有表面上很不錯的青年才俊(黑天鵝),留學國外名校,學成歸國服務百姓;實際上,他們都是知青黨部在海外當職業學生的抓耙子,表面上是學者,實際上是為獨裁者服務的奴才,缺乏社會正義感、表裡不一,是標準的偽君子。
20. 當王子與黑天鵝共舞時,白天鵝公主的在湖邊痛苦地舞蹈,但是王子完全看不到,並且快樂地跳舞。在這裡,有一段黑天鵝最有名的32揮鞭轉,芭蕾舞者不但要轉,還要露出笑容,因為這一段是在說明黑天鵝打敗所有對手後,快樂地叫囂的樣子。
21. 然而,第三幕的最後,王子發現他弄錯了,歡樂的婚禮立刻陷入愁雲慘霧中,王子拋下一切要去找尋白天鵝公主奧傑塔。
22. 王子象徵民主運動人士,雖然民主運動人士有理想,但卻有許多能力上的弱點,常常無法分辨該做甚麼、不該做什麼,有時也搞不清楚百姓的狀況、搞不清國民黨的陰謀,也中了黨化教育的毒,無知中也犯下許多錯誤,讓百姓痛苦。
23. 第四幕,悲傷的白天鵝們,痛苦地擺動翅膀,交響樂團演奏出她們的絕望與無力。雖然白天鵝們還是一如往常地在湖邊睡覺、湖面游泳和覓食,但是看起來有氣無力地,因為她們知道自己被出賣了。
24. 在這裡,有一段天鵝公主與惡魔的雙人舞,跳舞的時候,天鵝公主的身體是捲曲的,這是在說明天鵝公主被控制、萬分恐懼、非常不自由的情況。
25. 柴可夫斯基跟一般作曲家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的樂曲有清楚的主題,可以引導芭蕾舞者的動作與內心,讓芭蕾舞者很自然地在旋律的帶領下產生應有的感情與舞姿。
26. 接著,王子出現了,王子回到湖邊找天鵝公主,要彌補過失,對抗惡魔。天鵝公主在魔鬼與王子間來回的三人舞蹈,以及天鵝們環繞他們的舞蹈,說明百姓在獨裁統治的舊勢力與民主運動的新勢力間擺盪,最後王子打敗了惡魔,完成拯救天鵝公主與天鵝少女們(百姓)的諾言。
27. 柴可夫斯基第四幕的終曲,樂曲有往上昇華的感覺;有的芭蕾舞團認為是王子與天鵝公主,與惡魔戰鬥犧牲後,靈魂往上升天的意思;有的芭蕾舞團認為,是王子與天鵝公主戰勝魔鬼後,沒有死亡,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各芭蕾舞團的編舞結局不同,不過很確定的是,柴可夫斯基認為最後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柏格森  Henri Bergson 1859年-1941年), 法國哲學家 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以優美的文筆和具豐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稱。18591018日出生於巴黎 ,父母是猶太人。
1889年他以文學博士學位畢業於高等師範學校,1900年起被委任為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 柏格森於1913年赴英、美講學,並任英國精神學會主席。 1919年他返回法國,進入法蘭西語言科學院。此後從事國際事務和政治活動的研究。 晚年皈依於羅馬天主教。
柏格森以「創化論」之說,強調創造與進化並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衝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 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
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綿延」是自由的創造意識,其向上的運動創造精神,也創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進化過程也就是意識的創造過程,而物質則是「綿延」停滯或削弱的結果,「綿延」也是一種心理過程,是離開物質的沒有相對靜止的絕對運動。
他對道德與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柏格森的哲學主張「綿延」( durée ) 觀念,即變遷的實在。不只事物的性質會變遷(藍色的事物變成紅色,年輕的事物變老),生命本身的物質也會變遷;此外,他也認為概念是靜態與片面的。當我們試著分析事物時,就扭曲並改變了事物;採取某一個觀點,放棄另一個觀點;凍結事物的時間卻未能理解事物的發展,即事物的「生命」。 分析必然無法令人滿意,因為事物存在著無限的角度與無盡的片刻。
柏格森的哲學和已往大多數哲學體系不同,是二元論的:在他看來,世界分成兩個根本相異的部分,一方面是生命,另一方面是物質。整個宇宙是兩種反向的運動即向上攀登的生命往下降落的物質的衝突矛盾。
生命是自從世界開端便一舉而產生的一大力量、一個巨大的活力衝動,它遇到物質的阻礙,奮力在物質中間打開一條道路,逐漸學會通過組織化來利用物質;它一部分被物質制服了,然而它總是保持著自由活動能力,總是奮力要找到新的出路﹐總是在一些對立的物質障壁中間尋求更大的運動自由。
柏格森敘述了地球上生物的實際發展來填充這個大綱。生命潮流的初次劃分是分成植物和動物;植物的目的是要在儲藏庫裏蓄積能力,動物的目的在於利用能力來作猛然的快速運動。
宇宙是一條巨大的登山鐵道,生命是向上開行的列車,物質是向下開行的列車。理智就是當下降列車從我們乘坐的上升列車旁經過時,我們注視下降列車。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自己的列車上的那種顯然較高尚的能力,是本能或直覺;從一個列車跳到另一個列車上也是可能的。
或者,我們能夠把自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上升,一部分下降;只有下降的部分是喜劇性的。但理智本身並不是下降運動,僅是上升運動對下降運動的觀察。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年),愛爾蘭劇作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早年靠寫作音樂和文學評論謀生,後來因為寫作戲劇而出名。蕭伯納一生寫過超過60部戲劇,擅長以黑色幽默的形式來揭露社會問題。1925年「因為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喜劇作品《賣花女》被改成音樂劇《窈窕淑女》,該音樂劇又改編為好萊塢同名賣座電影而家喻戶曉。
蕭伯納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出生。父親是法院小官吏,後經商破產,酗酒成癖,母親帶他離家出走到倫敦教授音樂。受到母親的薰陶,蕭伯納從小就愛好音樂和繪畫。中學畢業後,15歲便當了抄寫員,後又任會計,並在報章寫劇評和樂評、從事新聞工作。
刻苦自學期間,他會瀏覽倫敦美術館及國家畫廊,又去大英博物館圖書室讀書,在那兒讀到馬克思的《資本論》。1884年他加入費邊社,為該社編小冊子及演說,以社會改革為己任。1931年訪問蘇聯,1933年訪問中國。蕭伯納的文學始於小說創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戲劇,他一共創作了52部劇本。
蕭伯納:
1.        成功,包容著大量的過失
2.        我年輕時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於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做下去。
3.        許多偉大的真理開始的時候,都被認為是褻瀆行為。
4.        好書讀得越多,越讓人感到無知。
5.        勞動是惟一導向知識的道路。
6.        一個人只有經過東倒西歪的、讓自己像個笨蛋那樣的階段,才能學會滑冰。
7.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燒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
8.        我的生命屬於整個社會;在我有生之年,盡我力所能及為整個社會工作,這就是我的特殊的榮幸。
9.        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時候,要比我出生的時候更美好
10.     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11.     你可知道,人類老是高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之價值。
12.     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不但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並且有意義。
13.     愚人,總會發現有更愚的人欽佩他。
14.     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為科學。
15.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16.     人生的真正歡樂,是致力於一個自己認為是偉大的目標。
17.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18.     人往往將現況歸咎於環境因素,但我不相信造化弄人。世界上出類拔萃的人都是運籌帷幄,主動找尋自己想要的環境。要是遍尋不獲,他們就創造一個。
19.     一個理智的人會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而一個不理智的人則會堅持嘗試讓這個世界去適應他。 因此,這個世界所有的進步 ,都依賴於這些不理智的人。 
20.     不要為成功而努力,要為作一個有價值的人而努力。
21.     青春是美妙的,揮霍青春就是犯罪。
22.     不要企圖永遠活下去,你不會成功的。
23.     人喜歡習慣,因為造它的就是自己。
24.     軀體總是以惹人厭煩來告終。除思想以外,沒有什麼優美和有意思的東西留下來,因為思想就是生命。
25.     只要我有需要,我就有活下去的理由。滿足就是死亡。
26.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所以不能慷慨施捨。
27.     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28.     自由意味著責任,正因為如此,多數人都懼怕自由。
29.     貧窮,是我們社會的最大的罪惡,也是我們社會最可怕的罪行;而我們超越一切的首要責任,就是做到不貧窮。
30.     一輩子的幸福!沒有任何活人可以忍受,那將是人間地獄。
31.     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們不會從歷史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32.     除非你能消除人類愛國的心,否則世界永遠不會太平。
33.     一個人羞愧的事情越多,他的名聲就越大。
34.     沉默,它能讓你窺見他人的缺點,同時掩藏自己的不足。
35.     懶惰,就像一把鎖,鎖住了知識的倉庫,使你的智力變得匱乏--蕭伯納
36.     一切世俗的權力,都會使人成為無賴。
37.     在一個醜惡、不幸的世界裡,最有錢的人所能買到的也只是醜惡和不幸。
38.     我從不因為自己屬於這個國家,就認為自己的母親、姐妹及故鄉一定比別人的更美好。
39.     我們不創造幸福,就無權享受幸福,正如我們不創造財富,就無權享受財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