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柳宗元 箕子碑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聖,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於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偉大的人物都會有三條處事原則:一、為堅持正義,而敢於蒙受災難二、將嚴密的學術理論傳授給英明的領袖。三、教育人民,提升社會大眾的知識水準
商朝有個抓到為人處事核心的人叫箕子,他確實實踐了偉人應有的三條處事原則,因而為世人所尊重。所以孔大師在闡述「六經」主旨的時候,多次以他當榜樣。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聖人之言無所用。
進死以併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
商朝在紂王統治的時代,統治者違背大師的道理,上天震怒,降災也無法勸戒權貴階級的惡行,對聖人的教導,權貴階級聽而不聞。
紂王的叔父比干擔心國家的安危,多次進諫,被獨裁者紂王剖心而死,比干抓到「將嚴密的學術理論傳授給英明的領袖」的重點,但是他的行為對族群發展沒有幫助,因此箕子不那麼做。
紂王的庶兄微子,多次勸諫紂王不被採納,於是逃亡出走。武王滅商後,他投降周朝,被封於宋,繼續祭拜殷的祖先,微子這樣做抓到「教育人民,提升社會大眾的知識水準」的重點,但是他得離開祖國,放棄教育領導階層,等待祖國滅亡,因此箕子不忍心這樣做。
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晦是謨範,辱於囚奴。昏而無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 4. Allegro (finale)

偉大的人物三條處事原則的其中二條道路,都已經有人走過了。箕子選擇選擇第三條道路。箕子保持自己善惡分明的智慧與紂王周旋,隱藏自己高明的謀略,甘心受羞辱當囚犯
箕子處於黑暗的環境中卻不改變正道,雖然處境艱難,但是奮鬥不息。所以《易經》說:「箕子的智慧隱藏在內心,外表看不出來。」這就是勇於忍受患難,在患難中堅持正道
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聖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
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範」,法授聖也。
等到周武王滅商後,箕子看到周國的執政團隊用正確的道理教育人民,他就獻出嚴密的學術理論,幫助國家治理,因而成為優秀領導人的老師,周國人靠他的學術理論,教育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倫常綱紀,建立政府體制與法典
因此《尚書》說:「武王滅商後,邀請箕子一道回國,制訂《洪範》。」箕子又做到偉大人物處事原則的第二點「將嚴密的學術理論傳授給英明的領袖」。
及封朝鮮,推道訓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藂於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等到箕子受封朝鮮,他推行大師的道理,教化人民,改變社會風俗,讓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變成精緻的藝術,讓人民受大師道理的約束,不遠離大師的道理
箕子薪傳殷商的文化傳統,使少數民族接受中原地區先進文化的洗禮,他做到偉大人物處事原則的第三點「教育人民,提升社會大眾的知識水準」。
所有偉大人物立身處事的原則,他都身體力行,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他都堅守正確的道理,這樣的人確實是偉大的人物啊
於虖!當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於斯乎?
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致祀。嘉先生獨列於《易》象,作是頌云。
唉!當周人的實力還不足夠,時運還沒有到來,商朝暫時保有執政優勢,但是如果比干已經去世,微子已經出走,假如那時紂王沒有還沒有惡貫滿盈就死了,繼位的武庚擔心國家動亂危亡,想振作求生存,那時商國國內如果沒有箕子,還有誰能夠帶領執政團隊治理好國家,而中興商國呢?
這是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啊!箕子含垢忍辱這樣做,大概是想如果有這樣的局面發生就可以發揮所長,施展抱負吧!
唐朝某年,在汲郡建箕子廟,每年按時祭祀。我欽佩箕子先生能夠單獨列名在《易經》掛象中,因此寫這首頌詞來祝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