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啟迪84
離婁章句上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Bizet: Symphony -
PrêtreWPh(2007Live)
孟夫子說,以離婁先生眼睛的明銳,公輸子手藝的巧妙,若不用圓規與尺,也不能做出方正、正圓的東西。以師曠大師的耳朵音感,如果沒有發明出作曲的原則,也無法創作出各種曲調;以堯、舜的人生哲學,如果施政沒有確實把握「慈悲寬大」的重點與政績,也無法管理好社會問題。
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如今有許多國家的領導人,表面上雖然有愛民親民的口號,但是人民卻沒有實質上受到照顧,因此這些政客無法成為典範,他們沒有確實的施行聖王們的哲學。
所以說,只有虛空的善心,卻沒有實際作為,不可能有好的政績與政策;只有好的制度、法律,政客卻沒有真實的善心,好的法制也不可能自己實現。
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詩經大雅篇上說,『遵循已經有的典章制度,不要忘記,也不要犯錯。』遵守聖王的原則而犯錯的人,是不會發生的。
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
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
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偉大的人雖然已經盡了最大的眼力去觀察,還需要以「尺、圓規」作為衡量的工具,才能更精準地畫出方與圓,製作出精緻細膩的物品,如果沒有用「尺、圓規」作為衡量的工具,縱使有好眼力也做不出實用的物品;
偉大的人雖然已經用上全部的耳力,還需要作曲規則的幫助,來更準確地表達喜怒哀樂的曲調;如果作曲沒有依據樂理,光憑耳力是做不出好聽的曲子。
政客施政用盡全部心思,又配合寬大慈悲的政策,這樣完善寬大的施政就可以徹底貫徹了。
註:孔子時代,所謂的「仁」,指的是做事情的『核心、重點』;經過約一百年,孟子時代的「仁」,指的是『寬大慈悲、福國利民』的施政。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