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貝啟迪67
1. 大一統宗教的本質,與它的信徒人數,以及信奉地區的多寡無關。即使基督教曾隨著羅馬帝國一起沒落,它仍是一種大一統宗教。佛教、回教、儒教……都是大一統的宗教。
2. 大一統宗教的特點是,它的門對所有願意接受它教義的人,是敞開的,而超越了種族、國界、家族、及原本的信仰;只要願意放棄過去的信仰,全心全意信奉此一宗教的規範與禁忌。
3. 特別的是,地球上大多大一統宗教幾乎是在同一時期,不同地區興起的。同一世紀中,中國地區的老子、孔子,印度的釋迦牟尼,波斯地區的所羅亞斯德,以色列的以賽亞,希臘地區的畢達哥拉斯、泰利司,一起出現。
4. 五百年以後,耶穌的基督教出現;又過五百年穆罕默德的回教也出現。它們的教義雖然不同,但是在接受信徒的態度上卻是一致,都是採取「普渡眾生」的原則。
5. 當一種新興宗教出現時,與傳統宗教之間,無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而依附在傳統種族的宗教,必然與新興宗教競爭;傳統種族內部的價值觀、效忠對象被打破,甚至因而引發戰爭。
6. 世界上所有的大一統宗教興起時,一般也都伴隨著激烈的軍事與政治鬥爭,這將使許多人的思想、價值觀陷於混亂當中,社會大眾原本的生活習慣與信仰,無論如何都會被迫改變,而「宗教」就成了心靈的庇護所。
7. 世界上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一個人放棄原本使他獲得安全感的宗教信仰;但是軍事衝突時,社會動盪不安、親人離散、死亡威脅時,人們要改變宗教信仰就比較容易。
8. 戰爭,使許多不同的部族或派系合縱、連橫,打破傳統的社會生活形態,人人內心都受到強大衝擊;大一統宗教的教義,克服了傳統部族間的陌生或仇恨,使不同族群的人團結起來。
9. 挑起戰爭的人,或多或少利用宗教的力量來安頓士兵脆弱的內心;宗教領袖也藉機傳播教義,擴大影響力。
10. 幾乎所有大一統的宗教,都願意為傳統的信仰作出一些妥協,甚至保留一些傳統的信仰或禮儀。所以幾乎每一種大一統宗教,都含有最古老的宗教信仰與禮儀。(摘要自西方社會思想史)
李鈞震:
1. 耶穌所創的基督教,其實是傳統猶太教的改革,耶穌重新詮釋傳統猶太教的信仰內涵。
2. 後來的聖保羅,以及五百年後的奧古斯丁,都再次重新詮釋耶穌的信仰與觀點。但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不知道,他們所信仰的教義,耶穌原版的論述,其實大約只佔四分之一。
3. 古今中外,流傳久遠的宗教,在不同的時代總是有人重新詮釋、創新,以配合時代的發展。「宗教」,其實就是一種古代的教育機構。
4. 「世界上所有的大一統宗教興起時,一般也都伴隨著激烈的軍事與政治鬥爭。」這通常是因為當時代的天候良好,物產豐饒,人口呈現爆炸性的發展,因此人才輩出,但是突然來的天災,導致所有人都面臨生存的重大危機。
5. 宗教間的衝突,就是一種「文化衝突」,傳統知識與新興知識的衝突,傳統的理性與新流行的理性間的競爭。「宗教競爭」通常還伴隨著因傳統宗教而獲得名利的既得利益族群的生存保衛戰。
6. 軍事或政治衝突,通常是為爭奪經濟利益而產生的衝突;大規模戰爭,則起因於天災、飢荒、傳染病…等,為了生存而戰爭。宗教間的衝突,則是人類為追求更高層次的理性,所引發的文化衝突。
7. 人類的天性,會自然而然的信任比較「理性」的人或言論。理性,是比較符合客觀的事實,並且能解決實際困難的智慧。人類理性的發展,必然需要挑戰過去傳統無知的部分。
8. 每個時代的宗教領袖,就是當時代的一種意見領袖;誰比較理性,誰就主導當時代現實困境的詮釋權、話語權、言論權,確實解決了現實的困難,並提出美好的願景。哪一家廟的乩童講得話比較靈驗,香火自然就比較鼎盛。
9. 比傳統信仰更高層次的理性言論,必然傷害了傳統權貴階級的威信,打破傳統既得利益者的優勢,因此引發衝突。但是,「時間」會證明誰比較理性、有智慧,比較不理性的言論或信仰,會自然被淘汰而消失。
10. 「宗教」,其實就是一種古代的教育機構。現代的所有宗教,都必須跟大學教育在理性上競爭,還能存活的,就必然有它的一定價值。
11. 民主政治當中的政黨競爭,彼此鼓吹其施政理念,傳播其理想或信仰,由社會大眾檢驗其信用度。誰比較能解決現實困難?誰說的話比較靈驗、有信用?將決定政黨的生死,也決定誰可能會是大一統的政黨。
12. 現代人,理性的程度主要來自於「專業能力、博學多聞、五育均衡並重」的訓練。